《草船借箭》 目标设定: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4.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素材选择: 1. 《三国演义》原著片段,对比朗读。 2. 《三国演义》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教学核心问题: 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故事,导入课文。 二、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 三、精读故事,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形象。 四、总结拓展 课堂检测: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布幔(màn) 都督(dū) 呐喊(là) B.支援(yuán) 妒忌(jí ) 翎毛(líng) C.丞相(chéng) 弓弩(nǚ) 周瑜(yú) 二、看拼音,写字词。 cáo shuǐ zhài 1.诸葛亮在船上布置好青布慢子,并朝( )军( )开去, léi gǔ nà hǎn 并命令军士( )。 chā mǎn 2.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 )了箭。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用:①用处;②运用,使用;③花费;④需要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 2.我自有妙用。( ) 3.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 4.不用问,去了就知道了。(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研读,感悟“神机妙算”。 三:回顾总结 四:学习“阅读链接” 五:阅读延伸 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既然(jí jì) 惩罚(chéng chěng) 2.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处罚( ) 商量( ) 招呼( ) 嫉妒( ) 3.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 (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这样说的目的是 (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说明什么? 《景阳冈》 目标设定: 1.认识“倚、箸” 等17 个生字.读准“绰、呵””等3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素材选择: 课外补充阅读《水浒传》精彩的故事,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宋江率军三打祝家庄》、《扈三娘比武招亲》、《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 教学核心问题: 1.从这些词句中,你读出了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著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走近武松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课堂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 王五又jī( )又渴,便走进路边茶馆。茶馆里人人议论官fǔ( )张贴的bǎng( )文——因为有大虫,所以行人不得独自过景阳ɡānɡ( )。王五想,要是有壮士能赤手空quán( )打死老虎,就好了。 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酒家道:“我家的酒( )是村里的酒,( )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2.酒家( )说( )摇着头,走进店里去了。 三、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酒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 2.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 3.请勿自误。(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把握结构 二、细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三、重点研读,语言的描写。 四、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五、拓展延伸 四、课堂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冈( ) 几( ) 旁( ) 刚( ) 叽( ) 傍( ) 钢( ) 讥( ) 榜( ) 纲( ) 饥( ) 膀( ) 二、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闪、躲)武松翻身下来,( )在青石边。 2.(打、劈) 梢棒从半空( )下来。 3.(跳、扑)那大虫翻身又( )过来。 4.(揪、抓) 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 )住。 三、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你留在我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