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重点:第一单元备课研讨 研讨过程: 一、教什么?了解第一单元的教学地位与单元结构 
二、为什么要从一年级上册把进位加法移过来 第一个单元是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这个内容里,进位加法是从原来一年级上册的教材移过来的,为什么要从一年级上册把进位加法移过来,根本的原因也没很深奥的说法,就是为了给一年级上册的小朋友们腾挪出更多的空间,腾出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学得更从容、更轻松。至少让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参与更多的活动,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 二、怎么教? 要明确:进位加法的方法层次 从“接着数数”到“凑十计算” 加法运算的源头在哪?在计数,对吧?加法是数出来的,这是数与运算的关联。我觉得最核心的关联就在这,数运算的源头就是计数,数出来的。凑十计算的本质是什么?在我看来,所谓凑十计算就是接着数数的升级版,为什么数到了10以后我不数了,因为我一眼就看出结果了,在认识十几的时候,我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直接组合成十几。 从“拆小凑大”到“见数拆数” 比如说我们9加几要拆那个小的,拆小的比较方便,但是到了8、7加几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很难说了,8+7你说拆哪一个?一定要拆7吗?也未必。拆8也没关系,要见数拆数,关键是要想拆8的话,就要考虑8和2,因为8和2凑成10,所以要把7拆成2和5。如果你想把7凑成10,那就要想7和几凑成10,是7和3凑成10,所以我要把8拆成3和5,这个就是在第二道例题的时候的事。 从“凑十计算”到“灵活推算” 比如说我们教材里面就有这样的9+8,知道了等于17,8+9根据加法交换律,当然学生不知道加法交换律,但是他有这个经验,他有一个感性经验,因为9+8=17,所以8+9=17,学生的这个推理,可以简略一些或者粗浅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