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工作布置、第一单元教材研讨 一、传达教研组、备课组内容 1.教研组活动内容 (1)新课标学习,注重实践性、生活性、综合化 (2)提高核心质量,做好教学“六认真” (3)双减政策内容:减轻课业负担、课后服务质量、社团活动的开展等 (4)深化学科建设,如:深化数学实验的课题研究、跨学科主题研究等 2.备课组活动要求 (1)定时定地点,让备课组活动更规范。 (2)明确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要求。 备课组活动:高阶知能教学目标、教学互动、再设计。围绕学校“生本、生长、生命的活力阳光课堂”的教学主张,关注目标维度、走向学的课堂、练习的创编、每一环节都有核心问题,要有弇山小学的特色。执行“一人主备、集中研讨、个人二备”的三个步骤,备课要求定集体备课课题内容,定单元发言人,定教学进度及时间地点。 3. 制定本学期本组老师汇报课、教研课内容。 二、基于教材特质的单元整体备课研讨 1.本学期单元教材解读 2. 本周教学工作研讨 这2周教学内容为第一单元《简易方程》,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等式和方程,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二是探索并了解等式的两个性质,学会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只需要一步计算的简易方程,并初步学会检验。三、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彭老师:教师教学时要紧抓等式、方程的不同与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式不一定时方程,特别是有的题目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等式也是方程。教材中认识方程、认识等式的性质都借助了天平这一直观工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 朱老师: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在学生初次学习时可能很多人会不自觉用到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如: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商×除数,这种解法看上去简单但其实不利于学生树立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这种方法也不利于学生解决复杂的方程。认识方程、解方程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大家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情、把握学情、利用学情。 卞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碰到a-X=b的方程,这个时候运用减数=被减数—差是方便的,我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当我们碰到形如a-X=b这类方程时,第一步运用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X,将原方程转化为a-X+X=b+X,即b+X=a,变成学生熟悉的方程形式,最后再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出X。 张老师:对初学者而言,学习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他们以后解决复杂方程的基础。 蔡老师:检验方程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检验的格式较为复杂繁琐,学生不容易理解其中内涵;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检验格式的严谨性。练习时要循序渐进的组织练习,逐步提高解方程的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形成解方程的相应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解方程时自觉检验的习惯。 周老师:刚开始要让学生详细地写出解题步骤,单元学习结束复习阶段,可以让学生适当地省略部分步骤但要写出主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