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备课组活动3.25

作者: 时间:2025-03-26 点击数:

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4~2025学年第学期)

备课组 三年级语文 备课组长 潘文娟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姓名

主讲人

3.25

党员之家

9

9

陈英姿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集体备课赵州桥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共分4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而且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理解书本上的字面意思不成问题。但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科技大桥层出不穷。站在这样的高度去透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赵州桥, 也许学生很难欣赏这座古桥之美。教学时通过图片欣赏和多媒体课件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体悟课文语言,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2.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2.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3.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正确地读,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xiáo河,不要读作jiāo;砌qì成,不要读作qiè;

缠绕chán rào,不要读成 chán rǎo;前爪zhǎo,不要读成zhuǎ;

   吐水tǔ,不要读成tù;

“智、史”,读准翘舌音。

2)识记生字。

a.齐读新词,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请说说看。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b.指名读生字,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3.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4.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周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周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周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周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使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2)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3)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4)投影忠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5)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1)赵州桥在()省()县。赵州桥也叫()桥,它是()朝石匠()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又()。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2)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2)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3)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是最精美的。)

4)作者只描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5)造句: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版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的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1)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2)为什么这么说呢?(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三、总结、扩展

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1)朗读全文。

2)背诵第3自然段。

3)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提醒大家写好字应注意什么?“跨”是左右结构的,右下角是一个“亏”,不要写错。

“创”是左右结构的,左边是“仓”不要写错。

“坚”上下结构,右上角是“又”。

“智”上下结构,下边是“日”,不是“目”。

3.独体字应查的部首:

“击”:应查“一”部。

“且”:应查“|”部。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5.展示作业,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解决策略

补充及建议

 

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围绕主题如古老的赵州桥、迷人的赵州桥、雄伟的赵州桥等归纳相关内容。让学生再一次熟悉课文内容,把文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