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1日,2024年苏州市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太仓市弇山小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太仓市弇山小学承办。来自全市近200名小学科学教师汇聚一堂,共同领略了科学课堂的独特魅力。比赛现场,11位优秀骨干老师精心准备,以生动的实验、有趣的互动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在一堂堂精彩的教学中,引领学生们走进科学的殿堂。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孙卿凯老师执教《导体与绝缘体》一课,孙老师为了验证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导电,哪些物品不可以导电,设立实验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以验证导体和绝缘体的导电性。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太仓市实验小学朱丽蓉老师执教的是《认识棱镜》,她以光在水中折射为起点,组织探究实践活动,探究了光在镜中折射的秘密,让同学们沉浸在神奇的科学世界里。
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外国语学校丛明明老师在《热在水中的传递》一课中回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为学生预测热在水中的传递做好铺垫。紧接着学生进行模拟烧水等实验,记录热在水中的变化,发现热在水中传递的秘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头脑风暴,实现思维的碰撞。
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毛晓妍老师带领同学一同走进力的研学之旅,在《弹簧测力计》一课中通过拼装弹簧、挂钩、读刻度等活动认识测量重力的工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掌握了力的相关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州市吴中区胥江实验小学胡维君老师执教《神奇的纸》,胡老师带领学生认识了瓦楞纸,了解瓦楞纸在生活中的用途,并进行相关实验,从观察、触摸、按压等方式总结瓦楞纸的特点,让学生们觉得科学课堂妙趣横生。
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何雨杭老师执教《观察与比较》一课,何老师以三碗面为切入点,教学生用比较法观察颜色深浅,并通过实验具体感知事物颜色的变化,把生活实际与课堂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苏州市梓义实验小学校张莹洁老师通过小魔术吸引学生兴趣,自然引入对《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的探究,循序渐进引导同学们进行猜想、假设、实验,认识了光的折射。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王芝芸老师执教《用气球驱动小车》,通过观看视频引出主题,让学生猜想小车行驶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之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列举反冲力驱动的生活事例。
苏州科技城彭山实验小学校何云莹老师以观气球实验引出主题《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通过三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探究过程中借助小黄鸭的上浮与下沉进行观察,整堂课不仅让学生知道了空气能占据空间,还发现了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鲍峰老师与同学们共探《地球的形状》,鲍老师采用了分组模拟实验,引导学生演绎推理,从地球的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感受地球的形状特征。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蔡晓波老师执教《电和磁》一课,以转盘游戏、奥斯特实验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通电铜导线能让小磁针发生偏转。通过实验教学和情境教学的结合,学生不仅能够观察到实验现象,还能够对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次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的成功举办,为科学教师们搭建了充分展示自我、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定会聚焦教学关键问题,积极主动展开研究与反思,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教研教改的路上,一路研磨,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