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太仓市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4月10日,太仓市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在太仓市弇山小学举行。
首先,弇山小学庄晓毓老师与经贸小学万鑫老师就《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向我们展示了妙趣横生的精彩课堂。
庄晓毓老师的课结构清晰、板块明确。首先,庄老师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观察岩石的层次、条纹、斑点、光滑度等,再使用手电筒、指甲、铜钥匙等工具去测试岩石的光泽度与硬度。最后再将所学将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庄老师通过清晰的结构化课程,引导学生一步步了解方法,观察岩石,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细致严谨的科学家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万鑫老师用小哪吒大战石矶娘娘导入,将豆包AI融入课堂,设置了“找出石矶娘娘”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万老师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学观察岩石的方法,再交流汇报,通过开放式的探究,推动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万老师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观察岩石。
接下来,高雯雯、李刚、丁奕然、郑泽琳四位专家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专业的点评。郑泽琳老师提出,要把握课标,将课标放进课里,进行课标的解读。丁奕然老师提出,老师要看见学科、看见学生、看见社会生活,思考科学书的设计意图。书中将不能二分的东西用替代量化来讲解,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生活并非二分”的逻辑思维,教学不仅仅要给学生结构化的学习通道,还要让他们能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李刚老师提出,老师要紧跟课标,大胆尝试AI技术,实现科学课的不断创新,同时,要将课堂给学生,给到学生思考的过程。高雯雯老师提出,要将单一的课放入单元中,实现大单元的教学,科学的教学应当是开放式的探究,要将学习应用到生活中去。
李刚老师分析了新课标四个核心素养的定位,分析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与特色,指出要树立综合学科的思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把新课标理念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
丁博士围绕科学论证进行了研究教学,论证式教学和科学论证模型的讲解。丁博士深入浅出的讲解,令大家受益颇深。
实践是探索真知的密钥,研讨为能力进阶的阶梯。本次科学教材培训活动,精准锚定 “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 这一核心主题,贴合一线教学实际,为一线教师打造精品科学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