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弇山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作者: 时间:2024-10-09 点击数:

太仓市弇山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充分调动学校教育科研人员及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2.围绕学校提出的“遵天性,合规律,促(共)成长”的办学理念,办一所“温暖、生动、多彩的现代阳光学校”的办学愿景,聚焦课堂,研培结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全面发展阳光特色太仓市弇山小学为目标,依托专业培训与校本培训,着眼于教师非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组织管理制度

1.组织机构。

学校科研部门由三级组织机构组成。副校长室总体负责学校科研,下设教科室专门负责科研管理与教科研研究。教科室对口各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本组科研任务的收集与汇总,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科研实践。

2.人员设置。

教科室设主任一名,各教研组组长任教科研信息员。

3.教科室职责。

教科室是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由副校长室领导,对校长室负责。教科室负责全校教育科研的指导与管理、课题研究与总结、校级文案的撰写、情报与资料的汇总与分析等工作,同时协助德育、教导处开展各类专项、校本教师培训与校际教育教学研讨交流等工作。

4.人员职责。

1)教科室主任职责。

全面主持教科室工作,协助校长室做好上级对学校的督察工作,负责课题的申报、立项与研究指导,做好教师科研培训工作,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完成校级文案的撰写,开展教师科研成果的汇总、集结,组织开展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等工作。

2)教科研信息员工作职责。

负责本组科研信息的收集与汇报,负责本组教研活动的记录、汇总及汇报,负责本组教科研新闻的撰写及发布。

三、课题管理制度

1.课题申报与评审。

1)市级及以上级别课题的申报。

在市教科部门指导下,开展市级及以上课题的申报工作。申报课题应围绕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及重要突破口进行申报、开展研究。积极聘请专家,在专家指导下,做好立项调研及其他工作。

2)校级课题的申报与评审。

本着既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又确保科研质量的原则开展校级课题的申报。鼓励中青年教师开展以教育教学案例为主要成果形式的个人微型课题的研究,提倡教研组(备课组)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焦点问题开展主题性课题研究。

校级课题的申报每年一次。每年5月,组织开展老课题的结题汇报工作,同时启动下一学年的课题申报工作。每年3月,组织开展新课题的申报审批工作,每年的11月,开展两次中期检查。

2.课题的过程管理。

1)关于市级课题。

按照市教科部门要求,严格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做好课题网络资料的上传,同时课题活动达到规定次数,记录详细;活动有主题、有科研方法;有阶段成果,且有一些必备的物化材料。研究前,教科室应督促课题组按照科研要求和研究步骤,科学、有序、扎实地开展研究。研究中,教科室要指导并督促课题组做好资料汇总、案例收集及报告撰写等工作,并配合上级做好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与结题审查工作。

2)关于校级课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科室既要引导教师重视科研过程,加强过程监督。同时,更要动态关注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收集教师在科研中产生的智慧火花、及时推广教师在科研中产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在帮助和指导中做好科研服务。

3.研究时间。

市级及以上级别课题研究时间一般为二至三学年,校级课题研究时间一般为一学年,微型课题一般为一学年。

4.课题组组长工作职责。

课题组组长是课题组开展研究活动的负责人与组织者,负责课题的申报、研究计划的确定及课题研究的推进等具体事务。

四、科研情报与档案管理制度

1.科研情报管理。

搜集并汇总教育科研情报,分类整理、专题汇总、为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广大教师提供科研情报服务。

2.档案管理。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重视课题资料的积累,做好资料的汇总、分类、整理工作,由专人负责科研档案的管理,及时做好网络上传和资料建档工作。

⒈开题、论证阶段:课题立项申请书、立项批准通知、开题报告、方案论证、论证后课题实施方案等。

⒉研究实施阶段:学习资料、各类研讨活动记录、影像资料、阶段计划总结、学期研究成果汇报、论文、研讨课教案等。

⒊总结鉴定阶段:研究报告、成果简报、课题成果集、课题结题验收材料、论文发表、鉴定结论等。

⒋成果推广阶段:推广应用情况记录、应用效益。

五、经费管理及使用

1.经费申请。

教科室负责科研经费的年度申请及日常管理。

2.经费来源。

教育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有关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资助费及学校划拨的教研科研经费。

3.使用范围。

课题开题相关费用、研究过程中所需的会议费、差旅费、文献资料查阅及采购、课题结题、科研活动奖励与补贴。

六、科研奖惩制度

1.奖励制度。

将教师教科研成果纳入教师个人考核。视教师参与教科研成效进行物质奖励。

2.资助暂停制度。

有以下情况之一,暂停课题资助或收回已发科研资金:未按时完成课题任务,课题完成质量未达标,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不诚信行为。

七、其他

1.学习培训制度。

配合德育室及教导处,做好教师培训。在校长室领导下,确定学期培训主题。征询德育及教导处意见,做好培训所需文献资料或其他情报的采集整理工作。配合两处,汇总教师培训资料,做好档案整理。

2.科研成果评选评制度。

每学年对校级课题成果进行评选,分出不同等第。结合“师陶杯”、“教海探航”等论文(案例)选评,组织好校内的评选,把论文(案例)的撰写与校级课题及教育教学学期小结相结合,扩大教师的参与面。每年3月份开展一次校级论文评比,对参赛教师的论文(案例)的评选过程分三轮。第一轮,教科室对教师上交论文进行初选,主要从文章的总体质量及诚信度上进行把关。第二轮,由学校论文评选工作小组对获得复评资格的论文进行评选。第三轮,由学校论文评选领导小组按照学科均衡等原则进行最后评选,确定获奖文章。对获奖论文优先报送市级以上参评或发表。

3.科研成果推广制度。

收集、汇总教师科研成果,做好校内校外的交流和推广工作。面向校内,通过校园网、校内交流等渠道推广教师科研成果。面向校外,积极向《太仓教育》等学术刊物推荐教师科研成果,争取发表。定期将教师的科研成果结集汇编后发给每位教师。

太仓市弇山小学

2024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