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规划指导思想 学习《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建构的价值与策略》,明确规划指导思想。作业是链接教学、评价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评价质量的重要⽀点,因此要根据学⽣完成结果的分析诊断,不断进⾏完善改进,即强调“设计-实施-结果分析-诊断改进-再设计”的循环往复过程。 二、整体规划各学科作业 1.整体规划方法及策略 徐郁燕老师提出困惑:教学中如何进行单元整体规划? 成员交流解惑:单元整体规划,不是⼀个学期的整体规划,⽽是要进⾏⼀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整体规划。单元⼀般是指同⼀主题下相对独⽴并且⾃成体系的学习内容。这个主题可以是⼀个核⼼观念、⼀个专题、⼀个关键能⼒,或者⼀个真实问题,还可以是⼀个综合性的项⽬任务等。教师在进⾏单元设计或单元划分时,往往有两种做法,⼀种是以教材原先设计的⾃然章节作为⼀个单元,可以称之为“⾃然单元”;另⼀种是教师依据学校和学⽣情况设计的全新单元,与教材⾃然单元形成互补,这类单元可以称之为“重构单元”。 崔怡红老师提出困惑:如何研制单元教学目标? 成员交流解惑:作业⽬标主要反映作业需要实现的功能和作⽤。单元作业⽬标科学与否决定了作业设计的起点是否正确,它是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依据。单元作业⽬标具有以下⼀些基本要求:⼀是的确是需要通过作业环节来巩固、拓展或提⾼的要求;⼆是要体现单元核⼼的重点、难点要求;三是尽可能体现⽬标之间的逻辑性,如先后顺序等;四是要综合反映核⼼的观念、能⼒、学习习惯、学习⽅法、学习品质等⽅⾯的要求,切忌只写知识技能类的⽬标;五是数量要合理,作业⽬标描述要避免过于琐碎或过于宏⼤;六是要处理好不同单元作业⽬标之间的递进性与有效的螺旋上升;七是要正确处理好单元作业⽬标和单元教学⽬标之间的关系。 顾永彬老师提出困惑:如何依据单元作业⽬标编制单元作业? 成员交流解惑:单元作业设计需要依据单元作业⽬标进⾏选编、改编与创编,需要关注科学性、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时间、作业结构等关键要求。其⼀,确保每⼀条作业的科学性。其⼆,要关注不同的作业类型。其三,作业难度的适宜性。其四,作业时间要合适。其五,作业结构要合理。整个作业体系的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作业体系最终的实施效果。 2.依据目标设计学科作业 陆瑜佳老师提出困惑:以英语为例如何设计年级学科作业? 成员交流解惑:核⼼素养导向下的英语作业设计应该具有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数量合理、内在逻辑性强、任务明确、内容正确、符合学⽣⾝⼼特征、作业难度搭配和⽐例合理、包含⼀定的思维容量、作业选择性的根据不同学⽣认知风格进⾏差异性设计、作业时间依据天数和学科进⾏统筹安排的特点,要体现⽂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素养的培养要求。因此,核⼼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呼吁英语作业改⾰的新⽅向为:形式多样化、层次化,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主。注重对学⽣⼈⽂素养的培养。 3.调整完善作业体系 徐郁燕提出困惑:如何调整完善学校作业体系? 成员交流解惑:学校作业体系设计思路,不仅体现了从作业设计、实施,到结果分析、诊断改进是密不可分的,强调了作业结果既有对学⽣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诊断改进功能,也有对作业设计⾃⾝的诊断和改进功能。这⼀思想充分体现了作业设计不是静态的,⽽应该是不断动态调整的。依据评价结果诊断改进作业体系并不是⼀件简单的⼯作,需要教师具有负责的态度、专业的能⼒进⾏分析判断,并能够及时付诸⾏动。⽐如:学校可以通过对作业体系进⾏⽂本分析,判断每条作业针对的作业⽬标、体现的作业类型、预估的完成时间等信息,汇总后就可以判断整体作业的结构性,发现学校作业体系中每条作业⽬标的落实情况、每种作业类型的作业⽐例、不同难度的作业⽐例、作业总时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