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成果):制定和完善“阳光志愿者 阳光星级班”弇山小学红领巾值周岗方案。形成不同志愿者岗位及进一步明确分工和职责,形成常态化督查、优化、评价的操作流程。志愿者工作的照片、评价量表等。另外,形成相关总结和思考:学生阳光志愿者岗位,是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种的方式,太仓市弇山小学有良好的学生志愿者岗位的传统,设置有红领巾督查、五项常规督查、图书志愿者、校园自然角维护等。但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系统的管理,必须建立明确的分工、职责、督查、反馈、再跟进等评价机制。学生志愿者工作时,要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礼仪等方面的问题,并告知年度辅导员,进行德育条线的优化完善,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方面的综合素养。 2.(10月成果):形成一些阳光银行电子班牌评价的一些优秀的实施案例。罗列评价实施过程的一些具体经验和做法。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小学生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全面发展。并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策略:设计积极心理品质的评价指标:结合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我们确定了如乐观、感恩、自我效能、韧性等积极心理品质作为评价指标,并将其融入到电子班牌的评价体系中。开展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感恩日记、乐观心态训练、自我效能感提升小组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学习积极心理品质。利用电子班牌进行即时反馈:电子班牌能够实时记录和展示学生的积极行为和进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从而增强他们的积极情绪和自我价值感。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发展: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德育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在校表现,还强调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并在家庭中继续支持和鼓励孩子的积极成长。 3.(12月成果):形成本课题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优化稿;梳理出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不同级别的荣获、获奖等成果材料。形成相关思考和结论:课题背景、概念及研究思路等方面可以进一步精简把具体实际研究的点保留、其他可以删除。第一项研究成果中可以用思维导图呈现或柱状图等。把过程性的表格、学员的学习思考和体会,做进一步提炼,可以作为附件附在后面。可突出描述电子班牌管理下的学生的多元评价版块成果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