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公平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作者: 时间:2023-04-25 点击数:

关注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公平性,助学生快乐学习

——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公平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太仓市弇山小学课题组

摘要:面对课堂提问不公平问题突出以及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方式,对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方面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弇山小学当前中年级学生课堂提问公平性情况,为下一阶段提高课堂提问公平性做准备,提高弇山小学课堂提问公平性留下第一手数据,做好研究准备,为学生更快乐的学习和成长打下研究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1.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与需要

小学是一个人一生当中的关键阶段,未来的可塑性还非常强,学习上的发展也具有十分不确定的因素。这个时期教师应该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成长,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发展,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现,否则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就是一个空壳子。另外,课堂提问对于孩子的思维发展来说也是尤其重要的。总的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课堂提问环节中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这些不公平对学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影响深远的。

2.课堂提问不公平问题突出

遵循 “教育研究需扎根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将文章的研究方向放在教学实践的细微之处。在忽然间,听到了几位小学生的对话,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句:“老师今天提问的问题我会,我就把手举的很高,但是老师还是提问了我旁边的同学”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失落。这一件小事让我深思:这样一个平常的教学生活,原来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长期以来对教育公平的衡量只表现在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宏观方面,但是却忽略了最平常最真实的课堂生活,小学教师的课堂提问中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状。

3.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念,意思就是说学习活动是需要启发的,而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所以教师通过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另外,教育公平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教育内部反映出来的现象,还是生活是否公平公正、人类是否一直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小学,义务教育保证了每个孩子都具有平等的起点,这是典型的教育公平。而入学后如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的平等的教育资源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受到公平的对待,这些都需要仔细剖析教学生活的细微之处。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寻找数学课堂中存在提问不公平的原因,从而科学有效提高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公平性,笔者对我校中年级部分老师进行了访谈以及对部分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通过问卷、访谈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获取一手资料(数据),了解课堂提问不公平性背后的真正原因,使一线老师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课堂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真正去获得知识,真正帮助孩子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二、调查过程与内容

㈠调查过程

本次研究采用调查法,操作步骤和过程如下:

⑴准备阶段:确定了调查主题,设计了研究方案、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⑵实施阶段: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太仓市y小学的3名中年级数学教师及其所任课班级的150名学生。

为了便于统计,基于本调查学期的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第,将学生分为:学优生68名、中等生62名、学困生20名。根据学生自评和互评将学生划分为内向性格学生67名和外向性格学生83人。在这150人中有79名男生和71名女生。根据是否承担班干部职务将学生分为班干部41名和群众学生99名。

教师大致访谈包含几个部分:教师对自身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看法、对课堂提问公平性的思考。

设计调查问卷对15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中年级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

笔者在y小学总计观摩了8个星期,每周分别在三年级、四年级数学听课进行随堂记录。每周听一至二节课,记录观察情况,共记录了42节课。然后对实际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类,从学生的成绩、性格、职务、性别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调查内容

教师对自身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看法、对课堂提问公平性的思考个方面进行了访谈。

三、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不同学业成绩水平学生的叫答

1.1 教师对不同学业成绩水平学生的叫答


学优生

中等生

学困生

次数

256

248

44

百分比(%)

46.72

45.25

8.02

实际人数

58

52

20

人均

4.41

4.77

2.2

被提人数

52

38

9

被提概率(%)

89.66

73.08

45.00

上表中的数据分析显示,教师的提问数量较多的分别为学优生46.72%和中等生45.25%,而剩下的8.02%是学困生被提问次数。学优生与中等生的回答问题数量相当,学困生的回答问题数量相对较少。学优生和中等生人均被提问次数都相当于学困生的2倍。学优生被提问概率高达九成,中等生七成多,学困生只有四成五。另外,在观察对象的150名的同学中有31位同学从未被叫答过,他们分别是6名优等生、14名中等生和11名学困生。

针对该项调查数据,笔者就“在听课过程中观察到您对学习成绩更优秀的学生叫答频率更高,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对被调查教师进行访谈。访谈片段如下:

A老师:“人之常情嘛,谁不愿意挑成绩好的学生互动啊。”

B老师:“这肯定是难以避免的,毕竟一节课能提问到的学生数量有限,我们当然更愿意把机会留给可能会的,还有待提高的学生。那几个垫底的(学生)一节课问一百个问题也没有意义啊。”

C老师:“叫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又回答不上来,支支吾吾地多浪费时间,还不如把问题给聪明的小孩,省的他们丢脸。”

显然,教师倾向于选择学业成绩水平优秀和中等的学生回答问题,较少地提问学困生。这对学困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二)对不同性格学生叫答的公平性

1.2 教师对不同性格学生的叫答


内向

外向

次数

122

426

百分比(%)

22.26

77.74

实际人数

57

73

人均

2.14

8.54

被提人数

30

69

被提概率(%)

52.63

94.52

在数据中的性格部分可以看出,教师更加倾向叫答性格外向的学生。对外向生的提问次数总计426次,占总提问次数的77.74%,约是内向生的3.5倍。外向学生人均被提次数约是内向学生的4倍。外向学生被提次数高达九成,而内向学生仅有四成。

针对该项调查数据,笔者就“您是否注意到那些外向的学生有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呢?”这一问题对被调查教师进行访谈。访谈片段如下:

A老师:“课堂资源是有限的,当然优先分配给那些积极外向、能主动争取回答问题的学生。”

B老师:“外向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够带动课堂氛围。他们回答问题时总是干脆利落,能回答到点子上,有时他们的陈述比我自己讲还有用。内向的小孩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C老师:“当外向学生争着抢着回答问题的时候,没道理要把机会分给那些不知道主动的内向学生呀,他不积极可能就是不会啊。做老师的非要去点他们回答问题那不是在为难他也在为难自己吗?”

在课堂观察记录过程中,明显可以感觉到教师普遍都喜欢提问性格外向的学生。在与几位教师的访谈中也证实了这一感受。然而这对内向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3)对不同职务学生叫答的公平性

1.3 教师对不同职务学生的叫答


干部学生

群众学生

次数

248

300

百分比(%)

45.26

54.74

实际人数

36

94

人均

6.89

3.19

被提人数

36

63

被提概率(%)

100

67.02

在进行问题叫答与职位关系的调查中,虽然我们可以看到群众学生被提问次数比干部学生多接近五分之一,但干部学生的人数约是群众学生的三分之一。通过数据分析,干部学生人均被叫答次数高达6.89次,是群众学生的两倍还多。并且每位干部学生均被叫答,群众学生中有31人,相当于三分之一的群众学生没有被叫答。

针对该项调查数据,笔者就“学生是否担任职务会影响着您的叫答次数吗?”这一问题对被调查教师进行访谈。访谈片段如下:

A老师:“既然能成为班干部必然是有优秀的闪光点,这和为什么我们偏向于挑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一个道理。更愿意与优秀的学生互动啊。”

B老师:“确实,相对于其他学生我们更经常与班干部产生联系,有时候上课的时候以提问就会脱口而出他们的名字。”

C老师:“和班干部关系更亲近,互动时障碍更小,接触多了就会下意识地选择他们回答问题。”

很明显,教师更倾向于叫答干部学生,而这对于群众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4)对不同性别学生叫答的公平性

1.4 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叫答


男生

女生

次数

280

268

百分比(%)

51.09

48.91

实际人数

69

61

人均

4.06

4.39

被提人数

52

47

被提概率(%)

75.36

68.12

在表格中,男女生叫答次数中显示男生的次数是280次占总比到51.09%,而女生是268次,占总比的48.9%。从人均叫答次数上男生的人均次数为4.06,女生的人均次数为4.39。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教师的课堂问题叫答的选择受学生性别影响较小,不能说明明显的问题。

针对该项调查数据,笔者就“您在叫答选择的时候会考虑到学生性别因素吗?”这一问题对被调查教师进行访谈。访谈片段如下:

A老师:“男生女生的学习模式和思维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我更多地是根据学生发展水平有选择地提问,具体的偏向还需要细分。”

B老师:“男生认真稳重,女生情感细腻,各有所长。我有时提问男生多有时女生多。”

C老师:“我喜欢提问女生一点,女生心细又感性,很擅长学语文。”

综合调查分析和教师访谈,无法归纳出课堂问答与学生性别的关系,不能说明明显的问题。

四、结论分析

不同的学生得到的叫答机会是不公平的。

在成绩维度上,教师更倾向于叫答学优生和中等生,而不是回答正确的可能性最小的成绩水平偏低的学生。学业成绩水平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使学优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互动中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获得更优地情感体验,更好地提升自身学业成绩水平。相反,学业成绩水平越低的学生越缺少回答问题的机会,被 “踢出”课堂互动,较少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降低学习动机,丧失探索知识求知的欲望,形成消极甚至伤害性的自我认知,学业成绩水平缺乏提升的机会,造成新的恶性循环。

在性格维度上,教师更喜欢提问外向的学生,外向的学生比内向的学生有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外向的学生一般都积极主动、自信勇敢、善于思考、和教师交往更自然大方,这样的学生往往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抢占”叫答资源,也会率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思考得出答案,表达时更自信流畅。作为教师,叫答这样的学生能更有效地推动教学流程,而不是被一些不太可能马上回答出问题的学生甚至是不愿意回答问题、排斥教师提问的学生影响教学流程和课堂秩序。

在任职维度上,教师更喜欢叫答干部学生。干部学生作为教师的小助手,自然地比群众学生更受教师喜爱、和教师关系更亲近,会让教师在提问时率先想到干部学生群体,鉴于这样的情感和习惯因素,教师在课堂叫答环节会更多地注意到干部学生。并且干部学生之所以能成为干部学生,其学业成绩水平必然不低,因此教师更倾向于叫答干部学生必然也受干部学生普遍学业成绩水平偏高这一因素的影响。而那些与教师关系似乎不那么亲近的群众学生获得被提问的机会就不那么多了。

在性别维度上,本次调查不能观察出教师的偏好,暂且总结为:教师叫答环节的公平性和学生性别无关。

总体来看,总有一小部分学生拥有高频叫答的机会,也总有一小部分学生长期不能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而这部分课堂提问的“红人”不一定都是学业成绩水平高的、外向的、干部学生,那些课堂提问的边缘生也并不一定都是学业成绩水平低的、内向的、群众学生,因而此调查所呈现的结果只能说是相对的。

五、改进措施

提升公平提问专业素养和技能

在课堂提问选择时,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叫答次数都是相等,但可以通过对学生按其学习成绩、性格、性别划分小组进行编号。在每节课提问时,按照编写的号码记录。并将没有提问到的学生留在下节课中继续提问,这样循环记录使每一个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内获得平等的发言机会。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生观

首先,教师应该抛弃功利主义价值观,正视自己的职业,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履行教师必须履行的职业责任,坚定师德师风。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实质性公平。

其次,教师在教学上要摒弃追求效率,以分数划分学生等级的思想观念,不以自己主观的喜恶区别对待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无偏见和刻板印象,不能固执地认为某类学生没有学习表现特征就没有提升自己的需求。

养成勤于自查自省的习惯

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教师成长模式,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在他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不断反思,自查自省,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课堂提问的公平,这比任何监督体系都来的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