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科规 鉴字 — 号
苏 州 市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研 究 课 题
成 果 鉴 定 书
(2010版)


课题名称: 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公平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课题类别:调查研究专项 立项
研究单位: 太仓市弇山小学
课题主持人: 王晓丽
结题日期: 2024.6.20
一、成果简述
要求:系统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性认识、主要实践经验及突出教育教学实效。篇幅为500—1000字。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性认识:
1.从教师给予学生的答问机会来看,每个学生得到的答问机会大致相同、不至于出现太大悬殊,就算公平;从教师分配给学生的问题类型来看,教师能够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与之相适应的问题作答。此处与学生相适应的问题应符合差异性与发展性的公平评到原则,即所提问题难度水平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适合作答学生个体现有学习能力,又比之高出合理的范围;从教师对学生的理答反馈来看,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答问反馈,并能够从中得到新的启发或收获,这样的教师提问才是公平的。
2.将课堂观察分成四个维度去进行实证研究:①学生学习②教师教学③课程性质④课堂文化。将一节40分钟的课堂进行划分,从不同维度将课堂中的微小细节进行放大,细挖,深挖鲜活数据,为研究者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假设提供帮助。
3.探索出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4.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体验和具体境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知识意义主动的建构者、批判者和受益者。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奏,课堂中不仅应该有教师循循善诱、引导点拨的声音,有学生探究、质疑、讨论的声音,更有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声音,是师生共同演绎的交响曲。
5.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突出教育教学实效:
1.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表达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逐步提高
教师足够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中构建民主的氛围,这样有助于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及时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优先提问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提出问题,才能可以促进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具有因材施教的可能,教师也可以发展实践性知识,提高应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2.教师的课堂提问水平、数学教学素养、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在教学之前,教师们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中充分读透教材,读清学生,充分讨论年级组内的一般情况,提出自己在课堂提问中一些不公平的表现以及相应的对策。教学不仅造就了学生,同时也成长了自己。在研讨课堂提问公平性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们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在多次研讨交流中,成员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情操得到升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讲座、网络培训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培训,总结出促进课堂提问公平性的措施,大大提高了专业素养。
二、提交鉴定的成果目录(主件、附件)
要求:分主件、附件编写成果目录。标注成果全称、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成果发表要标注出版社、出版时间或发表刊物(含国际标准刊号,国内统一刊号,邮发代号)及发表时间,成果获奖要标注评奖机构、奖项全称及等第、获奖时间。
主件:太仓市弇山小学,王晓丽,《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公平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附件:太仓市弇山小学,王晓丽,《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公平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发表中
三、研究单位意见
本课题由我单位 王晓丽 、 / 主持,
杨雨晴 、 徐梦娴 、 夏宇婧 、 张子涵 、 / 、 / 等
共同研究。现完成课题研究,申请结题。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四、县市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本课题研究内容真实,过程规范,方法科学,成果显著。同意申报结题。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五、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本课题研究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目标,同意结题。
本课题研究评价等第: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六、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