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本学期备课组活动考核要求。 作业要求对书本作业进行批阅将书本作业落实。
二、研讨制定本学期备课组活动计划与安排。 思考:如何开展导学单与分层作业设计及安排。 三、教材单元分析 (一)全册教材的基本内容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最为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之所以要把这部分内容与20以内的进位加分开编排,主要是为了分散学习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练习、形成技能。 2.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整数的认识及其运算”的第二个教学循环。 之所以要把100以内的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计算内容较多。 二是学生形成运算能力时间。 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需要。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是在认识常见几何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平面图形。 4.元、角、分的认识。 “元、角、分”的知识属于“常见的量”内容板块。 通过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有助于学生拓展解决问题的范围、丰富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5.综合与实践活动: 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体会解决问题过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6.期末复习:重点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增进理解、沟通联系、提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