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丹 时间:2023-02-20 点击数: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姓名
主讲人
2月20日
六办(2)
3
无
王贞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圆柱的体积》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问题设计:
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圆柱可以转化成什么形体?
3.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4.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
课堂检测:
1.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15平方米,高是3米
(2)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
(3)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1.2分米
2.课本上的练习三的第1、2题。
解决策略
运用了转化策略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圆柱可以转化成什么形体?
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
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拼成的形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补充及建议
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作一下,增强直观感受。
小组交流要充分。学生操作实践不够,最好找个转化演示视频,再次刺激学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