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设定: 1.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或说明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判断或说明2、5、3的倍数,以及偶数和奇数。 2.进一步了解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判断、说明等活动,进一步体验简单的演绎推理,发展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素材选择: 因数和倍数的复习巩固,2、5、3、9的倍数特征及相关整理练习。 问题设计: 1.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2.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4.2、5和3的倍数特征各是什么? 5.怎样判断奇数和偶数? 课堂检测: 1. 填空题: (1)15×6=90,( )是( )的因数,( )也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2)如果A、B是两个整数(AB均不为0 ),A÷B=4,那么A是B的( )倍数,( )是A的( )。 (3)如果A的最大因数是15,B的最小倍数是2,那么A×B的积有( )个因数。 (4)自然数A既是4的倍数,又是8的因数,A可能是( )。 (5)按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填空。 2 4 5 7 10 15 16 18 23 24 26 31 35 38 40 75 120 2的倍数有( )。 5的倍数有( )。 3的倍数有(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有( )。 奇数有( )。 偶数有( )。 (6)一个三位数,百位数上的数字是5的倍数,十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奇数,这个数是( )。 2. 判断题 ①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 ( ) ②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也是3的倍数。 ( ) ③两个相邻自然数中一定有一个不是2的倍数。 ( ) ④如果a是自然数,那么a+2一定是偶数。 ( ) 3.妈妈买来30个橘子,让小红把橘子放在水果篮中,要求每次拿的个数相同,但不允许一个一个地拿,拿到最后正好一个不剩。小红共有几种拿法?每种拿法每次各拿几个? 4.在建党100周年的文艺汇演中,周老师编排舞蹈时,小演员每3人一组,还余2人。参加舞蹈演员的人数在41-49人之间,舞蹈队可能有多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