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习力提升 构建“体验式”课堂》——《盒子的展开与折叠》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将正方体的表面沿着某些棱剪开铺平,感受正方体展开图的多样性,加深对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在盒子的展开与折叠中,经历合理想象、操作验证、数学表达等过程,初步建立“体”与“面”的结构化关联,发展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养成勤观察、多动手、爱思考的数学学习品质,激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学习力。 【活动重点】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铺平,得到不同的展开图。 【活动难点】建立“体”与“面”的结构化关联,发展空间观念。 【活动过程】 课前故事:数学绘本《点点蚂蚁盖房子》视频片断 一、阅读延展,揭示主题任务 1.交流绘本故事,想“不同的形! 提问:同学们,刚刚绘本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观察这些房子?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2.观察立体模型,找“相对的面” 出示一个正方体:谁能来介绍一下这个正方体? 明确:正方体有6个面,分别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下是一组相对的面,左右是一组相对的面,前后是一组相对的面。 二、故事线编,建立“体”“面”关联 (一)任务一:拆房子 1.启发思考:视频中三种蚂蚁的做法,你最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指出:像这样拆开、铺平之后面面相连的图形,就是这个物体的展开图。(板书:展开) 2.第一次操作:独立拆 活动要求:用“机智小鬼头”的方法剪一剪。 3.第二次操作:合作拆 活动要求: (1)想一想:同桌两人商量确定先展开哪个面; (2)剪一剪:用“机智小鬼头”的方法剪一剪; (3)说一说:在“拆房子,的过程中一共剪了几刀?依次展开哪些面?分别剪了几刀? 4.展示交流 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剪法,引导发现:剪法虽不同,但剪的刀数都是一样的,而且展开第一个面都需要剪3刀。 板贴学生各种不同的展开图,提问:这些展开图都一样吗? 观察发现:有一些展开图,通过旋转或翻转后就变得一样。 5.观察思考 提问:现在仔细观察这些展开图(板书: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先独立观察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你的发现。 小结:正方体相对的面在展开图上不相邻。 6.运用发现 师生合作,在无色的正方体上,用颜色贴纸表示出相对的面。随机提问:如果把这个面当作前面,那这个面是? (二)任务二:盖房子 活动要求: (1)摆一摆:同桌合作,用磁力片摆出房子的平面设计图。 (2)画一画:在格子图中记录你们的设计图。 (3)折一折:看看能否折成正方体。如果不能,试着改一改。 1.展示成功作品① 引导想象:不动手,你能在脑中折一折吗?再看电脑演示折叠的过程。 追问:如果把这个面当作前面,后面在哪里?其他几个面呢? 2.展示成功作品② (1)提问:它可以成功地折成正方体的房子吗? 教师提问:如果有困难,我们可以怎么去验证? 学生操作验证 (2)提问:既然可以折成房子,现在我们就来给它安装门窗。如果把门安装在这里,你能想象出可以在哪些面上安装窗户吗? 讨论得出:只要不装在地面上就可以。 (3)换一种安装的方式,追问:如果这样安装门呢?窗户不能装在哪里? 3.展示初次未成功作品,经过修改后成功折叠成正方体。 提问:它能折成正方体吗? 4.长方体展开图的折叠 提问:在蚂蚁王国,除了这样的正方体房子,还有其他造型的房子。请看这个设计图它能成功地折成房子吗?折出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房子?(长方体)如果在这里安装门,哪些面可以安装窗户?(学生指认) 追问:刚才我们没有研究长方体,你怎么这么快就想出来的? 三、回顾反思,感悟思想方法 课后推荐同学们阅读数学绘本 《点点蚂蚁盖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