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倪芷涵 四年级《杨柳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用什么方言演唱? 2、江苏民歌《杨柳青》 3、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二)新授 1、听琴模唱 2、歌曲前半部分情绪处理 3、后半部分教学 4、学唱第二段歌词 5、跟音乐演唱 6、跟伴奏演唱 7、旋律线 (三)拓展 1、听《龙船调》 2、另一版本《杨柳青》 3、欣赏古筝曲《杨柳青》 4、《拔根芦柴花》 二、教学研讨 听课教师发表建议: 刘忆莲:从江苏方言以及江苏民歌的演唱风格上入手,结合新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以“趣”和“味”两个字入手,在衬词生趣引入新课的环节中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趣”,在方言演唱提升韵味。 黄静:在实践参与,表现韵味的环节中唱出歌曲的江苏“味”。最后通过听辨不同地区民歌,达到检验反馈的目的。 王钰汶: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音乐学习要将三维目标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关注,过分突出哪一方面或者忽视哪一方面都会使教学产生偏颇。 孙乐琪: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多演奏乐器,多接触乐谱,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 孙歌:教师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学生的演唱、欣赏、综合等活动,都需要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 费晓峰:通过声势节奏、对比范唱、方言教唱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会方言,体会韵味;身临其境,感受韵味;实践参与,表现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