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纸》 一、毛老师上课 二、毛老师说课 目标设定: 科学观念:通过对纸的不同操作观察,知道纸的不同特征,并初步了解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科学思维:通过对纸的不同观察,发展思维的分析、概括能力。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能用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的变化。 态度责任: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在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 素材选择: 教师: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套、防腐木、教学课件等。 小组: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刷子、食用油、学生活动手册等。 问题设计: 1. 这是一张常见的白纸,说一说这张纸具有什么特点? 2.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改造一张白纸? 3. 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4. 瓦楞状纸具有哪些新的功能和神奇的本领呢? 活动组织: 从普通的白纸入手,指导学生把纸折成瓦楞状,然后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承载力、隔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将发现对纸进行简单的加工后,会有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用到日常生活中。随后进一步拓展探索活动,发现纸上刷上食用油可以增加纸的防水性。还可以将学生的视角迁移到其他材料,比如布料经过改造可以增加防水性和弹性,木头经过加工尅防止腐烂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