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设定: 1、《曹冲称象》主要目标: 1. 借助汉语拼音认识学会15个生字,会写候、柱、底等9个字。 2. 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3.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2、《玲玲的画》主要目标: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评、奖”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素材选择: 1、《曹冲称象》 1.《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关于三国的故事和曹操的名言 2、《玲玲的画》 坏事变好事 一位乐观而有智慧的大臣,无论发生什么坏事,都说:“这是一件好事。”国王很宠信他。一天,国王出猎围捕野兽时,不慎弄断了一只手指。国王不但感到懊丧和疼痛,还怀疑这是不是什么不吉的先兆。于是,询问这大臣。大臣说:“不必为此烦恼,这是一件好事!”国王听了大怒,觉得他幸灾乐祸,立即下令把他关进监狱。过了一段时间,国王手上的伤口愈合了,又再出猎。这一次,他误出国境,中了野人的埋伏被捕了按野人的惯例,要把被捕者的首领杀了来祭神。看来,国王难逃被杀的命运。他被押上了祭坛,由巫师主持祭奠仪式。巫师忽然大叫起来:“这个人不能用来做祭品!”原来他发现国王缺了一只手指,因用残缺的人来做祭品,是对神不敬,神会降祸谴责。结果,用了另一个被捕的大臣代替了国王。国王被释放了,狼狈地逃回王宫。他想起了那位乐观而有智慧的大臣曾说:他失去了一只手指,是件好事。这一次,不是因为失去了一只手指,让自己捡回了性命吗?心里对这位大臣很是抱歉,立即下令把他放出监狱,并设宴款待向他谢罪。大臣不但原谅了国王,还说:“我被关进了监狱,这是一件好事呀!”国王听了,莫名其妙。 大臣解释说:“假如我不是被关进监狱,这次也一定随国王出猎,也同时被捕。那么,代替你作为祭品的,可能就是我了。我因在监狱,不至于成为祭品,这岂不是好事吗?”国王恍然大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三、 主问题设计: 1、《曹冲称象》 1.文中官员是怎么称象的?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2.从曹冲称象故事中你感受到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2、《玲玲的画》 1.玲玲用什么办法修补弄脏的画的? 2.为什么说“只有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四、 组织活动: 1、《曹冲称象》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 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 2.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 板演: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 象下(装石) 称出(重量) 师:谁能 解释一下这四步的做法? 3.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4.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 5.师:我们知道曹冲的办法是按四个步骤来的。那么有谁能用: (师板书:先……然后……再把……再……)来说一说 师:谁再来用其它的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曹冲的办法?
2、《玲玲的画》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五、课堂检测 1、《曹冲称象》 1.巧填量词。 一( )大象 一( )大秤 一( )墙 一( )官员 一( )柱子 一( )线 一( )办法 一( )大船 2.读一读,比一比 (1)曹操听了摇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一直在摇头,很不满意。) (2)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强调曹冲年纪小) (3)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加重语气的作用) 2、《玲玲的画》 ________地哭 ________ 地看 ________地笑 ________地说 ________地想 ________地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