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二语半日研修

作者: 时间:2023-10-24 点击数:

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备课组  二年级语文                                  备课组长 潘晓红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姓名

主讲人

10.24

教学研讨室1

9

9

李宁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一、目标设定:

(一)《古诗二首》主要目标:

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二)《黄山奇石》主要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二、素材选择:

(一)《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望庐山瀑布》:

关于瀑布的诗句: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二)《黄山奇石》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桂林山水甲天下。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明)徐霞客《漫游黄山仙境》

4.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宋)朱彦《游黄山》

三、主问题设计:

(一)《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1.登上鹳雀楼的作者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2.看到了这样迷人的景色,作者想到了什么?

《望庐山瀑布》

1. 读了前两句诗句,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景物?

2. 读了后两句诗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黄山奇石》

1.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找一找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黄山哪些景观?

四、组织活动:

(一)《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1. 作者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把作者看到的景物画出来。

2.指导朗读前两行诗句,引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到的画面。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后两句诗。讨论作者看到这样壮丽迷人的景色后想到了什么?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望庐山瀑布》

1. 指名读前两行诗句,思考:读了这两行诗句,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物?

2. 诵读后两句诗句,想想画面。提问:面对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心里产生了什么疑问呢?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讲解。

3. 读完整首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黄山奇石》

 1.学生自由朗读2-6自然段,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奇石?用直线画出他们的的名字。

2.教师教学第二自然段完成表格:

名字

样子

地点

比喻

仙桃石

3.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剩余奇石的表格填写。

 

五、课堂检测

(一)《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诗人所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诗人所想。

3.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有________和________。

4.“千里目”是指_________________。

《望庐山瀑布》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是确切的数字吗?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用上面提到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方法】

 

(二)《黄山奇石》

1.用划线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写下来。

◇它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远方。

 

 

 

 

 

解决策略

1.《古诗二首》《登鹤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诗人登楼所见。诗人运用了极其朴素浅显的语言,形象概括地把进人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江远。后两句可写诗人登楼所想,写出了诗人有一种无止境探求的重型。要想看得更远,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后两句与前两句承接得自然紧密,从而把诗前推引到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开阔的视野。同时,后两句也蕴含着朴素的哲理,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是诗人游历庐山时写的风景诗。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抓住了庐山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彰显了作者的浪漫情怀。

2.《黄山奇石》这是一篇写景短文。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接着用“秀丽神奇”概括了风景的特点,并用“尤其”一词引出本文描写对象——黄山奇石。 第二至五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怪石的有趣形状。第六自然段,突出黄山奇石数量之多,一方面罗列已有的名字,一方面期望人们去给它们起名。

补充及建议

1.《古诗二首》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写意传神,富有韵味。第一幅插图表现了万里山河的宽阔辽远的景象;第二幅插图则将山之高耸、瀑之倾泻的气势生动优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黄山奇石》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块块奇石本无生命,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这几个自然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也都借助想象来赋予黄山奇石以生命,取得了化静为动妙趣横生的效果。不过,在段式上有先介绍名字再说形状的,也有相反的,避免了重复单调。课文紧扣“奇”字来写黄山石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