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郑健:三下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 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 4.动物的卵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三、蚕长大了 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 4.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5.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7.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 8.可以在蚕房中搭建一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好准备。 四、蚕变了新模样 1.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了蚕茧。 2.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蛹,蛹呈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黄褐色。 3.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长度一般为900~1500米。 4.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的典型动作是呈8字形。 5.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6.蝴蝶、蜻蜓等动物的一生也会经历蛹的阶段。 五、茧中钻出了蚕蛾 1.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 2.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把它称为昆虫。 3.蚂蚁蜻蜓、蝴蝶等动物身体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也是昆虫。 4.蚕蛾分为雌蛾和雄蛾。雌蛾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大,爬行快。 5.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会产卵繁殖后代,一只雌蛾大约产400~500粒卵。 六、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蚕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其中蚕卵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3.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食物、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疾病、光照等。 4.我们可以用拍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5.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 6.菜粉蝶的一生也是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7.蜻蜓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种形态。 七、动物的繁殖 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3.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 4.我们知道的卵生的动物有蚕、鸡、青蛙鸭、鹅、乌龟等。 5.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 6.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 7.我们知道的胎生的动物有羊、兔、熊猫等。 8.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八、动物的一生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 2.像鸡、鸽子等动物,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属于鸟类。 3.母鸡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会下蛋繁殖后代。 4.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5.狗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能长出牙齿、咀嚼食物。 6.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叫胎儿。 7.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人的生大致可分为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五个时期。在人一生中,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长得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