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___四年级数学__备课组 备课组长:___朱丽花____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应到人数 |
实到人数 |
缺席姓名 |
主讲人 |
2023.4.1 |
教学研讨室 |
4 |
4 |
|
周颖颉 |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
单元备课:《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结构】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
•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三年级) •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四年级上册) •常见的数量关系(本册第二单元) |
·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 ·解决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 •解决和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
•用小数和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一一列举、转化、假设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数量关系的教学,通过创设简单的 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利用画围、实物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几何直观,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图描述问题,能借助助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画图描述分析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培养几何直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围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 借助直观国示分析。理解相关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难点:能正确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鼓量头系,发展几何直观。 活动组织: 片段一: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 (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 片段二: 1.出示例题。 长方形花圃原来长8米。修建时长增加了3米,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问:这道题能直接求出答案吗?直接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1)指导学生画图:先画什么?可标出哪些数据? 再画什么?比划一下朝哪个方向画?可标出哪些数据? 最后画什么?可标出什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画,然后用多媒体演示画图过程。) (2)分析数量关系:增加部分是什么图形?与原来长方形有联系吗?要求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告诉我们了?怎么求? (3)列式解题。18÷3×8=48(平方米) 提问:18÷3求的是什么? 提问:画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帮助看清小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变式:如果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 (两种方法:(8+3)×(18÷3)或者18÷3×8+18 (8+3) 求的是什么?) |
解决策略 |
聪明题研讨: 敢于挑战: 1.四年级同学举行武术操表演,共组成8个方队,每个方队排成6行,每行6人。最外圈的同学穿黄色运动服,其余同学穿红色运动服。一共要准备两种颜色的运动服各多少套?(可以先画一个方队) 2.一家三口共83岁,其中爸爸比妈妈大3岁,妈妈比女儿大25岁。他们三人各多少岁? (先把线段图画完整,再解答) 勇攀高峰:学校的操场是一个正方形。扩建校园时,把正方形边长增加了20米,这样操场面积就增加了2800平方米。原来的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把图画完整) |
补充及建议 |
课堂检测: 1.一个长方形地长40米,宽30米,如果要把它扩建成正方形地,面积至少增加多少平方米? 2.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8题。 这道题画示意图时,引导学生可以用一个小圆点表示一个人,画出下面这样的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计算出每个方阵需要两种颜色的运动服各多少套,再算出一共要准备多少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