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讨——《穷人》 一、教材分析 《穷人》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体现在:第一,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但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可以从文中感受到。第二,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但文中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 二、教学重点:感悟“富有” 1.导语:课文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但我们却从文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穷人的“穷”。同样文中一个“富”字也没有,但在字里行间同样能感受到。 2.默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哪些内容体现了他们的“富有”?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渔夫夫妇的美好品质。 4.教师相机出示以下片段: “家的整洁与温馨” (1)课件演示重点句子: (演示1):桑娜的家里是“温暖而舒适”的,“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指导思考:如何理解“温暖”和“舒适”,在句子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演示2):“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引导:让学生根据环境的描写来理解“孩子们怎么能安静地睡着”。) 设计目的: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桑娜的勤劳! “关心邻居” (1)课件演示重点句子: (演示1):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 (引导思考:文中哪个词语引起桑娜想起邻居西蒙。表现了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 (演示2):“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 (引导思考:这时的桑娜有怎样的表现,朗读这一文段。) (2)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3)她忐忑不安地想:……为什么会想到这些?文中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演示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在研读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体会桑娜善良的美好品质。 “收养孤儿” (1)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2)理解:“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个“熬”字说明什么? 从这些重点的语句中体会鱼夫和妻子桑娜什么样的品质? 设计目的: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达到理解内容、感悟品质、体会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