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语组的通讯
为进一步提升老师们的教科研能力,特此了解我校课题的研究情况。
10月29日下午,中语组的全体老师进行了教学研讨活动。
薛静老师提出困惑:如何分层设计作业,面向全班所有同学提高作业有效性?
成员交流解惑: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个重要特点。以往在作业布置中,不考虑学生的差异。因此,作业可设计成多样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难以理解以及课堂学习压力增大,可能会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老师需要搞清楚传统的预习和前置性作业的差异。
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阶段作业布置还存在过度聚焦课本知识的问题,这导致了学校和教师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这一问题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与掌握,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多为单向的灌输,缺乏针对学生的互动以及个性化教育。
作业形式缺乏创新。小学阶段作业的布置形式在近几十年未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随着中国信息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以及作业模式显然不适合当代小学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