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设定: (一)《我要的是葫芦》主要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二)《语文园地五》主要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9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积累“~言~语”的四字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合理运用。 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5.学习并背诵《江雪》这首古诗。 6.阅读《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感悟道理。 二、素材选择: (一)《我要的是葫芦》 大树和啄木鸟 从前,有一只勤劳的啄木鸟常常去森林里给大树治病、捉虫。有一棵大树却总是怀疑啄木鸟没安好心,以为啄木鸟看起来是捉虫,其实是存心想要破坏自己美丽的皮肤。啄木鸟一次又一次耐心地给他讲虫子的危害,可是都没有用。 后来,啄木鸟真的不再来捉虫了。最后,大树的树心被虫子蛀烂了,成了一棵枯树。 (二)《语文园地五》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市西南)人,世称柳河东。其主要作品有《渔翁》《小石潭记》《捕蛇者说》《黔之驴》等。 三、主问题设计: (一)《我要的是葫芦》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两幅图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差别? (二)《语文园地五》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说说这些字的特点。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组织活动: (一)《我要的是葫芦》 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两幅图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差别?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理解这个人为什么没得到葫芦。 3.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感情或心理。 (二)《语文园地五》 1.猜猜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查词典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 2.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说说这些字的特点。 3.根据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4.理解《刻舟求剑》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道理。。 五、课堂检测 (一)《我要的是葫芦》 1.观察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把你的发现简要地写一写。
2.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细长的 葫芦藤 可爱的 小葫芦 可怕的 小花 雪白的 蚜虫 (二)《语文园地五》 1.通过查字典学习《刻舟求剑》一文中的生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