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六上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17(12.30)

作者: 时间:2024-12-30 点击数:

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                                   备课组长 王晓丽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姓名

主讲人

12.30

党员之家

5

5

徐梦娴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期末复习计划

三个关注

1.关注主干知识,注重核心方法;主干知识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复习重点

2.关注课堂组织形式,解决共性问题;提倡讲练结合,精讲精练

3.关注听课效率,强化师生互动

五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课本为主。期末复习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

3.以课内为主。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4.以练为主。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精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课时练习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练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答题时熟能生巧,巧能升华,临阵不乱,沉着应战。  

5.以能力训练为主。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联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某种能力的培养,必须是相应的。如:注意应试能力的训练、审题的训练、解题思路训练、答题技巧的训练等。

解决策略

1. 复习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求知欲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回忆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我们在上复习课时要善于搜集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复习梳理知识联系,相互交流质疑

梳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实质就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来达到促使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并使知识体系逐步趋于网络化、系统化、科学化。要达此目标又应如何操作呢?首先让学生回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允许学生翻书,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点,唤起学生的回忆,初步建立记忆表象。

补充及建议

1. 复习课的特点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二是“通”,融汇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基本任务就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汇贯通更熟练。

2.复习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

3.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评”是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自评。通过学生的自评使学生有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

4.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按比例分配一节课中,根据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时,引导学生理解未知量是已知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乘法计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