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二语备课组活动记录2.18

作者: 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4~2025学年第学期)

备课组  二年级语文                                  备课组长 林淑婷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姓名

主讲人

2.18

教学研讨室

6

6

林淑婷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一、 目标设定:

古诗二首主要目标:

1、会认“莺、拂”2个生字,会写“诗、春” 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春天的美好情景以及孩子们快乐活泼的形象。

4、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5、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6、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7、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找春天主要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开满鲜花的小路主要目标:

1、认识“邮、递”等16个生字。会写“邮、递”等9个字。利用加一加、减一减、联系生活实际等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画理解“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4、能够通过“惊奇地”“奇怪地”等词语体会小动物们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喜爱之情。

邓小平爷爷植树主要目标:

.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素材选择:

古诗二首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找春天

1.儿歌《春天》

静悄悄,怒放在村前的, 那树美丽的红桃。 是春天的微笑!

叽喳喳,欢唱在溪边的, 那群可爱的小鸟 是春天的心跳!

呵,春天, 来了!春天, 真的来了。

2.儿歌《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开满鲜花的小路

描写颜色鲜艳的词语:

绚丽多彩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光彩夺目  娇艳欲滴  万紫千红

邓小平爷爷植树

1.植树节:

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1893年,他就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的3月12日为植树节。这个节日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

2.邓小平:

1904.8-1997.2,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主问题设计:

古诗二首

1.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小青蛙长什么样子?

2.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

3.小蝌蚪都先后遇到了哪些动物?

找春天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说说,再写下来。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开满鲜花的小路

1.“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长颈鹿大叔寄来的花籽是“美好的礼物”?

3.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

邓小平爷爷植树

1.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植树?

2.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组织活动:

古诗二首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板书诗题《村居》。(读准平舌音“村”)

题目意思:住在农村,在农村生活。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小组识字。

组长读字,其余组员出示字卡,并说说怎么认识这个字。

3.检查识字。

4.词语积累。(课件出示词语图片)

河堤  柳条  吹拂

   

堤岸  杨柳  春风拂面(拂:轻轻擦过)

1)指名读词语。

2)全班齐读。

5.播放动画课文《村居》,生感知诗歌内容。

6.指导读出诗歌节奏。

三、图文结合,感受诗意

1.说说诗题的意思。

《村居》是指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课件出示第一句“草长莺飞二月天”。

教师总结: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3.早春二月还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结合图片,想象画面,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课件出示第三句“儿童散学归来早”。

5.他们要去干什么呢?(课件出示“忙趁东风放纸鸢”。)

6.四人一小组,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诗、村、童

1.“诗、村”左窄右宽;“童”字上半部分“立“的最后一横要写长。

2.师范写,生练写。

3.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纠正;学生再次练写。

六、作业布置

1.去大自然中找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景。

2.背诵古诗。

一、图片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咏柳》,【出示图片柳树】大家知道“咏”是什么意思吗?记不记得咱们曾经学过一首很简单的诗《咏鹅》,这两个“咏”的意思一样,都是赞美的意思。下面咱们就看一下贺知章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圈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

2.课件出示生字。

             绿

3.播放影视课文《咏柳》。

4.教师相机纠正字音,指导朗读的节奏。

5.齐读古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早春二月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学习古诗,体会诗境

1.课件出示第一、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诗人发挥想象,把春天柳树生机勃勃的姿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3.谁来把这四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下。(学生回答)

4.全班再次齐读《咏柳》。

、想象意境,熟读成诵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3.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拓展延伸

1.分享学生课下搜集的有关于赞美春天的诗句。

小组内讨论。

1)每个人说一下自己收集的诗句,小组内派一个人进行记录。

2)组织答案,派代表在班内回答。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碧、妆、绿、丝、剪”,观察生字的结构。

2.出示“碧、剪”上下结构,注意写好笔画“丿”。

3.出示“绿”,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4.生独立写字,看清位置,找准重点笔顺,练习临写。

5.反馈评价。

找春天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春天美景的图片】,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同学们,谁知道春天在哪里呢?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齐读)

背诵刚刚学完的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指出:今天要学的课文也和美丽的春天有关。

二、初读课文,识字认词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学生自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共同解决。

3.课件出示本课生词生字:

4.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5.小组合作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开满鲜花的小路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课件出示鲜花盛开的图片】鼹鼠先生就收到了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师板书课题,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注意注音字的发音,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同桌之间探讨解决。

2.识字。

3.检查生字认读。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

3.书法比赛。

分小组书写生字,每个小组选出写得最好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奖励。

四、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五、作业布置

邓小平爷爷植树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2.检查字词识读

3. 检查课文朗读

4.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三、复习巩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五、课堂检测

古诗二首

1比一比,再组词。

拂(    堤(    咏(    妆(    裁(  

佛(    提(    泳(    装(    栽(  

2.《村居》和《咏柳》都是_____季节的古诗。

3.照样子,写一写。

找春天

1.我能把下面的生字组合成词语。(只写序号,至少五组)

①嫩  ②野  ③树  ④芽  ⑤桃  ⑥花  ⑦柳  ⑧草  ⑨枝

⑧ ) (  ) (  ) (  ) (  ) (  )

2.我会比一比,组词语。

桃(    摇(    深(  

挑(    遥(    探(  

开满鲜花的小路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爷爷植树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í√ duō) 年(línɡ√ nínɡ) (ɡé√ ɡè)

(wū wò√) (fú√ fū) (xiǎn xuǎn√)

2.根据拼音写词语。

xī yǐn(吸引) zhíshù(植树) mǎn yì(满意) xiū xi(休息) yǐn lù(引路)

 

解决策略

古诗二首

1.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找春天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2.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开满鲜花的小路

1.会写、会认本课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2认识“美好的礼物”指什么,发现传递快乐,自己也会收获快乐

邓小平爷爷植树

1.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补充及建议

古诗二首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春天景色的名篇,它描绘的“春之景“童之乐”两幅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人景交融的“春之图”都融合在这一首“春之诗”中。它是写景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咏柳》这首诗是贺知章的代表作,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找春天

找春天》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散文,文章主要从“春天来了——寻找春天——发现春天”几个方面进行描写,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赞美。整篇文章将春天描写得非常具有生活气息,使人读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感受春天。

开满鲜花的小路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内容主要讲了鼹鼠先生收到了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包裹,但是他不认识包裹里面的小颗粒。在他拿去请教松鼠太太的路上包裹破了,包裹里面的花籽全都洒了出来。第二年春天,鼹鼠先生去松鼠太太家做客,发现路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小动物们看着美丽的鲜花快乐极了。这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我们快乐就像花籽一样会开花,让别人快乐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

 

邓小平爷爷植树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