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一语备课组活动记录3.4

作者:焦雨荷 时间:2025-03-24 点击数:

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4~2025学年第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语文                                  备课组长 焦雨荷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姓名

主讲人

3.4

会议室

8

8


焦雨荷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分析学生当前拼音掌握情况,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发现,部分学生对拼音的拼读还不够熟练,声调标注容易出错。

探讨如何在下册语文教学中巩固拼音知识,同时进行适当拓展。决定在每课生字教学时,强化生字的拼音拼读练习,利用开火车、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设置 “拼音小能手” 闯关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声调规则;拓展一些拼音读物,如简单的儿歌、绘本,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熟练运用拼音。

分工收集整理拼音巩固与拓展的教学资料,如自制拼音卡片、趣味拼音练习册、适合一年级的拼音读物推荐清单等,供备课组教师共享。

2 姓氏歌

【教材简析】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中。全文共两个小节,第一节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前八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上官”等4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中积累了姓氏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底、金字旁3个偏旁;会 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素材选择】

1. 《百家姓》的简介。

《百家姓》中国古代的蒙学课本。宋初编,作者佚名,据称为江浙一带人士。集姓氏为四言韵语;为“尊国姓”,故以“赵”居首。收录姓氏四百九十八个,其中单姓四百三十六个,复姓六十二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编排巧妙,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古时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

2.趣味小知识。

字数最多的姓:是十七字姓“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是云南巧家彝族的一个姓氏。

笔画最少的姓:笔画最少的姓为一,一是傈僳族姓。

最古老的姓: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姑、妘。

【问题设计】

1. 课文中出现了哪个姓氏?它是怎样来介绍的?

2. 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介绍自己的姓氏

2.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么、国、什、双”,认识3个偏旁。

3.能背诵课文

4.知道一些易读错的姓,和常见的复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