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年级下册童话课文的特点,如《小公鸡和小鸭子》,故事性强、角色鲜明、充满想象,蕴含着友谊、互助等教育意义。 探讨童话阅读教学的侧重点。教师们一致认为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形象,通过角色扮演、对话朗读体会角色情感;抓住故事情节,设置简单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结尾或改编情节,培养创造力。 以《小公鸡和小鸭子》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研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播放动画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设计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戴上头饰,入情入境地朗读表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4.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材简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 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第1自然段交代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 玩,为后面的互相帮助作铺垫;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发生在草地里、小河边、水里 的三个场景,草地里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河边小公鸡想跟着小鸭子下水捉鱼,水里 小鸭子救起落水的小公鸡。 本文词句学习的内容比较丰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习的重点。了解“偷 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能使句子更生动形象;另外 “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也是积累的内容,“吃得很欢”的“欢”也可以通过联系上 下文来了解意思。本文是学习朗读对话的好材料,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主要集中在 第3自然段,这段文字内容简单、清晰,一读明了,口语化强,情境完整,适合低年级学 生进行对话朗读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1个偏旁;会写“他、河”等7个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 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 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 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 子的对话。 素材选择: 1 编儿歌巩固生字: 捉捉,用手捉; 喊喊,用口喊; 跟跟,用脚跟; 急急,心里急。 2 拓展阅读故事《龟兔赛跑》 问题设计: 1 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 2 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读课文,交流分享阅读信息,矫正阅读误差,整体感知课文。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也”“他”“地”“河”“哥”,认识1个偏旁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境中理解“捉”“忽然”两个词语 4.学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 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