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集体备课活动记录7(3.24)

作者: 时间:2025-03-24 点击数:

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数学                                   备课组长 张海峡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姓名

主讲人

324

一年级2

4

4

张莹颖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研讨重点:第三单元:数据分类(一)备课研讨

研讨过程:

一、单元整体构架及教学建议。

1.数据分类是进一步学习数据收集、整理与表达的重要基础

有些老师感到心存疑问,为什么不先重点讨论数据的收集?因为数据的收集跟数据的整理分类相比的话,整理分类学生更熟悉,生活中有经验。在这个经验基础上稍微往前面再提升一点,就变成了数据分类。

学生的数据收集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状态。数据的收集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学问,有分层抽样,抽样还有好多种不同的抽样的办法。所以我们小学生他的数据收集是一种自然状态,比较容易一些。数据的分类就是在进行数据的整理,所有的数据整理的基本的方法就是分类,所以分类对于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

2.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

事物分类,把会在天上飞的圈出来,把它分开来。区分事物,区分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分的过程表示出来,表示出来就是用图形或者用符号把这个分的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用图形符号把它记下来,把它表示出来,当表示出来以后,画圆圈看的是圆圈,画三角形看的是三角形,不再关注这是小兔还是小狗,关注的重点从事物本身转移到了数据。

3.从指定标准到基于问题自选标准

指定标准当然也可以是收集数据。基于问题自选标准,它就更能凸显出整理的味道。数据分类它凸显了数据整理的问题。第二道题就是凸显了这个过程。

第一个问题是指定的标准,你们班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个标准告诉你了,就是按男生和女生性别进行分类。

除了按照性别分类以后,比如还想了解班级同学的哪些情况,这时候标准就得制定了。比如喜欢踢足球有多少人,就要按照喜不喜欢踢足球作为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这个过程一方面感悟到标准的意义,标准对于解决问题的意义。第二个更重要的就是它基于标准去分类,就需要基于标准去收集数据,收集数据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分类整理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是融合的。

二、探讨: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复盘新教材培训课例

解决策略

问题一:课例中显示学生对于分类是有一定经验的,但是并不是能够一下子想到按能否怎样分类。

解决:学生想不到,在充分交流学生想法后,可以教师提出。问题不在于菲药水提出,解决问题是关键。

问题二:学生从十五分来到数据分类的转换不太容易。

解决:引导学生用更简洁的图形表示,引导学生明白如果这些物体能够移动分类那么可以直接分类,但是印在纸上无法动,只好用简单图形代替,然后整理,让学生产生要用简单图示代替复杂图形的需求。

补充及建议

利用课件的交互性可以实现拖抓分类

如果锁定在纸上,学生会想到做标记的方式,请学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