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四敢”精神,创新数字化体育教学——记弇山小学承办太仓市体育与健康学科“科教融合”暨第二期乡村骨干培育站(中小学体育)专题活动

作者: 时间:2023-02-17 点击数:

发扬“四敢”精神,创新数字化体育教学

——记太仓市体育与健康学科“科教融合”暨第二期乡村骨干培育站(中小学体育)专题活动

为促进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一体化,助力科教融合,推进“活力课堂”,探索数字化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提升体育教师学科素养和科学研究的双向提升,不断提升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乡村骨干辐射作用。

2023年2月14日,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举行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科教融合”暨第二期乡村骨干培育站(中小学体育)专题活动。本次活动在弇山小学举行,市级及以上体育学科带头人、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员、各中小学等80多名体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教研员游大庆老师主持活动,发展中心科研处专家严乃超老师和倪夙敏主任莅临指导。活动以体育课堂“科学合理运动负荷”的实践研究为主题,采取“线上和线下、理论和实践、解读和分析、观察和评议”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构建了“科研—教学—评价—数据”一体化的教研新模式。

活动前——研磨量表,理论学习

前期,教研员游老师及学科骨干深入一线,多次磨课,精心设计并不断优化本次活动“运动负荷”观察量表,为现场课堂观察奠定了良好科研基础。活动前一天,教研员组织参培教师自主进行线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相关理论学习,学员分享学习心得、研究课教师分享教学设计。参培教师通过学习提前植入观察意识,提升现场观测效果。

解读量表、观察分工

14日活动现场,多位学员交流理论学习心得。教研员游大庆老师和太仓市高新区中学姜海燕老师分别细致解读《课堂观察量表》并进行记录分工。

研究展示课,数字化监测

本次研究展示课,得到了第三方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创新借助信息技术数字化搜集工具,对学生运动全过程进行科学监测,及时动态显示每名学生运动中心率等各项指标。另外,体育教师分组现场观测和分析,填写观察量表,让整个课堂监测过程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弇山小学王雯倩老师执教了水平二(四年级)《花样跳绳》,课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采用大单元教学,贴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评价渗透在“学—练—赛”的各环节中。直塘小学杜建新老师执教了水平三(五年级)《肩肘倒立》教学展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学生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重视体现课堂教学中整体性、和谐性和严密性,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年龄特点的课堂氛围

研究课说课,课堂观察数据分析和评议

展示课结束后,王老师和杜老师分别进行说课,各观察组组长对观测数据做总结与分析。教研员游老师进行教学评价与分享交流。科研处倪夙敏老师对学生运动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与总结,提出体育活动建议,引发了参培教师的思考和共鸣。

讲座引领,创新评议

继下午现场活动后,晚上老师们再次相聚云端,全体乡村培育站学员对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科学合理运动负荷”再进行深入研究。随后,乡村骨干培育站主持人蒋岭老师做总结,她强调不仅要把握好练的度,更要注意练的质,科学合理设计,精讲多练,少等多动,合理安排好多元化、多样化的课课练,让学生的汗水、笑声、欢呼声充满在每个人的课堂与心间!

最后,教研员游老师结合“专业、精准、创新、清晰、策略、导向”六个词进行总结,他希望体育教师能在教育、科研、数字化运用中找到融合点和突破口,发扬体育老师内在的“四敢”精神,推动数字体育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