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并行探路径 科教融合谱新篇——记弇山小学开展科教融合课例观摩研讨暨青晞学社5月科研实训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5-28 点击数:

研思并行探路径 科教融合谱新篇

——弇山小学开展科教融合课例观摩研讨暨青晞学社5科研实训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课题进课堂”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的落实,加强青年教师科教融合实践能力,太仓市弇山小学于2025527开展科教融合活动暨青晞学社5月科研实训活动

本次活动由教科室薛雅婷老师主持,翟硕副校长、顾永彬主任、青晞学社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围绕太仓市微型课题《小学中段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进策略研究》展开,由课题主持人孙文蔚老师执教《伊索寓言》阅读分享交流课,探究小学中年级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进策略。

理论学习

课题主持人孙文蔚老师简要介绍了课题基本信息。理论学习上,以《中国古代寓言》为例,提出关注文体、文本比较、联结拓展、整合思考等阅读策略;以《伊索寓言》为例,阐述依托课标学情定目标、以评促教、多维协动伴随式评价等整本书阅读研究,为小学寓言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

观察量表解读与分工

教科室薛雅婷老师对课堂观察量表进行了深入解读与明确分工。本次研究课聚焦“小学中段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进策略研究——以《伊索寓言》阅读交流分享为例”。在解读中,薛老师详细说明了一级指标A侧重于阅读推进策略,B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各二级指标分别对应不同教学任务与学生活动。议课小组一负责观察指标A,需着重记录情境导入、支架搭建及迁移表达情况;小组二则聚焦指标B,关注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等素养的表现。通过明确分工,助力本次研究课观察更具针对性、专业性。

课堂观察

课题主持人孙文蔚老师执教课题研究课《伊索寓言》阅读分享交流。课堂伊始,通过看插图猜故事等活动导入,唤起学生阅读记忆。接着开展抢答、AI出题等环节,展示阅读成果,可视化思维。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联系《蚂蚁和蝈蝈》等寓言谈身边人事,进行生活迁移运用。最后让学生替换主角、自主创编寓言。课堂活动单精心设计多项活动,验证多种阅读策略,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教师说课

孙文蔚老师结合研究课思路模型图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以情景导入唤醒阅读记忆,借多样活动实现思维可视化,促进生活迁移与创意表达。

议课交流

议课环节,青晞学社A组与B组教师围绕观察量表指标,展开深入研讨分析。议课代表陈逸玲、葛秋莎老师在交流时,汇报小组观察成果。老师们认为本堂课丰富运用阅读策略,活动多元,从猜故事到寓言创编循序渐进,有效培养学生能力。同时,也给出切实改进建议,现场气氛热烈,尽显集体智慧的交锋。

指导与总结

活动的最后,教科室薛雅婷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在教育教学的探索之路上,课堂观察至关重要。薛老师希望老师们将课堂观察四维框架运用到日常教学。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每一堂课中磨炼教学本领,用智慧与热情点亮学生的求知之路。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更向科教融合的校本实践注入了全新活力。展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全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全面提升,为培育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