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找文献,感悟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差异化设计和辅导的必要性 蔡欣:《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了“双减”的具体建议。小学数学学科是学生培养理性思维与高阶思维的关键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练习是数学学科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出现了作业量与作业难度过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此,我认为教师可以进行作业的差异化设计和辅导,发挥学生的特长。 (二)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陈子欣: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数学教师喜欢运用“题海战术”,而“题海战术”容易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布置的习题数量并非越多越好,习题训练时间也并非越长越好,因为当习题训练的数量和时间达到某个临界点以后,学生会出现学习“高原现象”,即习题训练会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 此外,部分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难度过大或过小,作业难度过大会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无所适从,而作业难度过小,又会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 生“吃不饱”,无法得到提高。一些教师布置难度过大的作业的原因主要是个人急于求成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不能清晰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而统一性的作业很难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所以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可进行差异化作业设计与辅导。 王晓丽: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基本以书面形式呈现,形式单一。家庭作业基本是让学生根据课程进度完成相应的1—2页左右的练习。少部分教师会根据下节新课的知识,再增加一些预习内容,很少有其他形式的数学作业。同时,这些单一枯燥的作业往往都是以数字、文字的形式呈现,缺乏生动性,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甚至会使他们对数学作业产生较明显的厌烦情绪。 缪安南:在“双减”政策落地后,通过对课后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与一些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部分小学生在课后服务中,一半的时间用来完成家庭作业,一半的时间用来参加文体类的兴趣班;有的小学生甚至会将课后服务的两个小时都用来完成家庭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没有父母或者家庭教师帮助的情况下,很难独立完成所有的数学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