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4-10-12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差异化作业体系校本建构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

立项编号

2021/LX/02/070/03

出席对象

子课题一组全体成员

地点

会议室

时间

2024929

研究主题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差异化设计和辅导

所要解决问题

1.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差异化设计和辅导的必要性

2.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3.小学数学作业差异化设计与辅导的具体措施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访谈

 

 

 

 

 

 

查找文献,感悟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差异化设计和辅导的必要性

蔡欣:《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了“双减”的具体建议。小学数学学科是学生培养理性思维与高阶思维的关键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练习是数学学科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出现了作业量与作业难度过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此,认为教师可以进行作业的差异化设计和辅导,发挥学生的特长。

(二)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陈子欣: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数学教师喜欢运用“题海战术”,而“题海战术”容易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布置的习题数量并非越多越好,习题训练时间也并非越长越好,因为当习题训练的数量和时间达到某个临界点以后,学生会出现学习“高原现象”,即习题训练会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 此外,部分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难度过大或过小,作业难度过大会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无所适从,而作业难度过小,又会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 生“吃不饱”,无法得到提高。一些教师布置难度过大的作业的原因主要是个人急于求成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不能清晰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而统一性的作业很难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所以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可进行差异化作业设计与辅导。

王晓丽: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基本以书面形式呈现,形式单一。家庭作业基本是让学生根据课程进度完成相应的12页左右的练习。少部分教师会根据下节新课的知识,再增加一些预习内容,很少有其他形式的数学作业。同时,这些单一枯燥的作业往往都是以数字、文字的形式呈现,缺乏生动性,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甚至会使他们对数学作业产生较明显的厌烦情绪。

缪安南:在“双减”政策落地后,通过对课后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与一些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部分小学生在课后服务中,一半的时间用来完成家庭作业,一半的时间用来参加文体类的兴趣班;有的小学生甚至会将课后服务的两个小时都用来完成家庭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没有父母或者家庭教师帮助的情况下,很难独立完成所有的数学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差异化设计与辅导的具体措施

陆燕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前置性作业,既可以巩固学生旧知,又可以让其提前接触新知。在布置课前作业时,教师可将课前作业与微课视频相结合,使作业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这对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有重要意义。

蔡欣: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个性化评价。结合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我们可以将数学作业的学习水平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订不同层次的作业。根据学生学习风格与认知方式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进行多样化评价。

王晓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辅导是最先需要调整的环节。班级内数学 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主要完成第一层次的题目,也可以尝试完成部分第二层次的题目;班级内成绩中 等及优秀的学生,除了要完成第一层次的题目,还 要完成第二、三层次中任意一层次的题目,以促进自身高阶思维的发展。

陈子欣: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不再是唯分数论,而是更加注重学生逻辑能力、建模能力、运算能力及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后服务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维方面的培养,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的分层辅导。在辅导学困生时,教师可以先分析原因,找到学生到底错在哪一步,然后再引导其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同时,在弥补学生知识缺漏时,教师还要发现学生思维的不足,对症下药。

物化成果

小学数学作业差异化设计与辅导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