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研究目标,挖掘作业设计范例 本子课题是“双减”政策背景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和实施的校本研究,而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是确保学生语言技能提升和知识掌握的关键环节。通过从单元整 体的视角来审视作业设计,教师能够更系统地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业 设计往往仅限于课后复习,忽视了课前预习和课中练习的重要性。而单元整体视角下的作业设计则强调在整个单元教学过 程中,如何通过预习、课堂练习以及课后巩固,形成一个连贯的学习链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中都保持 积极参与,还能确保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有效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本文主要阐述了重新审视并优化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二、以主教学科为例,探寻作业设计范式 ⒈单元整体作业架构的思路,路径探索 杨雨晴老师提出疑惑:小学数学低年级如何进行单元作业? 成员交流解惑:深入解读“双减”政策,精研教材,整体架构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要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应遵循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创新性的作业设计原则 ,以“ 精研教材,整体架构 → 科学设计,优化策略→长线浸润,多元发展”为设计与实施路径 :
周依诚、孙扬如老师提出困惑:“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 成员交流解惑:教在内容的设计上,教师需要减少传统的 机械记忆量,更侧重于阅读理解、写作和口头表达等方面内容。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材料,要求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归纳关键信息或进行推理判断;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小作文,鼓励他们运用所学方法 进行创作,并表达个人观点和想法。这样的作业内容设计能够让其更全面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以外,教师还需要增加一些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形式。比如,教师安排学生进行 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完成读后感或进行小组讨论;设置适宜的情境,让学生提前演练,并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和即兴表达;布置口头作业,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 到的表达方式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描述。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⒉单元整体作业架构的思路,原则确认 任彩霞老师提出疑惑:“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 成员交流解惑:作业设计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其兴趣和需求,尽量使作业内容与其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爱 好相关。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 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除了注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作业设计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教师需要通过 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作业任务,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此外,在进行分层设计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关注学 生的优点,指出问题并给予具体建议。 分层应该尽量细化,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 完成最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 水平进行分层设计,合理控制作业量和难度,避免过多 重复和机械性的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 成有效的学习。 3.单元整体作业架构的思路,实施探索 王雯倩老师提成疑惑:体育学科教师如何根据“双减”政策实施大单元目标和学业要求? 成员交流解惑:以低段“跳跃”单元为例,教师应以小学低段“跳跃”单元的实际内容以及一、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为基础,用多维解读、聚焦整体和立足实际三种方法,来设定目标、完善内容和合理评价,做好“跳跃” 单元的作业设计。 具体而言,教师应聚焦单元整体,从内容结构入手,设计体育作业。小学低段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他们热衷于跑跳类的体育游戏,但是在跑跳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方向不精准、节奏不正确等问题,加上大部分学生的平衡感差、持续性跳跃能力不足。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在设计“跳跃”单元整体作业时,选取结构化的作业内容,让学生于层递模式中,循序渐进地进行跳跃训练,从而稳步地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让他们扎实地掌握跳跃的技巧与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按照跳跃、跑跳融合的顺序,布置结构化的作业内容。 4.实施单元作业的评价 倪芷涵、宋猛老师提出困惑: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各学科实施单元作业的评价方式? 成员交流解惑:作业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部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作业类型和形式,尝试设计分层作业的评价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保证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 基础型作业主要采用集中评价,分层作业则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教师在设计多维度评价方式时,可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解释、调查、绘图、制作、展示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