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4-12-03 点击数: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阳光银行电子班牌评价与实施”案例的研究

--十一月份学习沙龙活动报道

2024年11月28日,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我校举办了一场以“阳光银行电子班牌评价与实施”为主题的学习沙龙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阳光银行和电子班牌的有效结合,构建一个积极、正向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首先,课题组成员缪安南老师介绍了我校创新的学生激励评价体系,旨在通过“阳光币”这一虚拟货币,对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奖励。该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旨在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积极性。缪安南老师强调,电子班牌作为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阳光银行体系紧密结合,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电子班牌可以实时展示班级信息、学校通知、课堂安排等内容,同时支持学生考勤、互动留言等功能。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接下来,课题组成员杨雨晴老师提出了当前“阳光少年”评比主要依据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但存在标准不够细化、参与度不高、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需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

在讨论环节,课题组成员们积极发言,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经验。有的成员提出,细化评价标准,增加具体指标,如心理健康、创新思维、领导力等,使评价更加全面。还有的成员提出增强互动性,通过线上投票、小组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评比透明度。

最后,课题组负责人陈燕副校长总结了本次沙龙活动的讨论成果,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她强调,此次学习沙龙活动不仅展示了阳光银行和电子班牌体系的显著效果,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们将继续深化阳光银行和电子班牌的应用,不断优化激励评价机制,为学生创造更加积极、正向的成长环境。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探索更多创新的教育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