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后总结归纳: 1.介绍酒歌文化再精简。在教学环节,读歌词和介绍文化,也简略一点,不用分的很细。在旋律感知这一部分,你用哟哟,其实学生已经能感知到一共有几个乐句。他会发现,这些乐句有相同亦有不同。三句都是第一小节相同。 2. 牢牢的把握住音准。Re和so,而且这两个都是四分音符,所以在歌唱的时候,,把这两个音要扎根唱上去,有一种喊出来的感觉,所以这两个音要加强练习,这是乐句的开始,也是这首歌的比较大的一个特点。 3. 一字多音要解决。前十六节奏,后十六节奏等等,在这里,建议就用老师唱前面的,学生跟尾音去感受,然后再交换,把握住头尾,然后再把当中有变化的这些节奏唱准,再把它连起来,那么在旋律部分的问题都能解决。 4.合唱部分补充设计更完善。合唱部分稍微感觉有点短,可以加强这一部分的设计,除了第三乐句,第四乐句也可加入,配的不能过于复杂,要让人感觉又舒服又简单,但就唱一句,稍微有点短,做一个变化,二分音符的时值要唱足,这样就有二声部的对比明显。 5.方言歌唱要巧妙。不需要去介绍这个到底去读怎么读?要用一种比较轻快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去快速的记忆并让直接跟着唱,还有要唱出方言的味道,肯定是有几个字的发音,上面要加强,方言版就是要突出韵味,在做方言版的同时,合唱部分不要扔掉。 6.在最后的拓展环节,男生可以轻轻地拍他的凳子,感受重音可能会激发他们的情绪,也可以让当中几个男生拿红绸往上甩,给人的感觉就像火把。 班级合唱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课程,围绕课题进行教学更能突出教学目标,如何有效地开展班级合唱教学?我们必须抓住这几个关键词:基本素养、由浅到深。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基本素养,课堂掌控能力,同时学生的音乐素养,识谱视唱能力也需要加强联系,这是开展合唱的基本保障。其次,合唱的教学不能急躁,需要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示范,放慢脚步,先让学生学会聆听、欣赏感受歌曲的拍子、速度、情绪、强弱,放慢脚步,这样才能让教学有所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