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4-09-29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弇山阳光”礼仪课程的建构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

立项编号

ZH2022001

出席对象

课题组全体成员

地点

会议室

时间

20249 25

研究主题

课程体系梳理与研究成果征集(一)

所要解决问题

1. “弇山阳光”礼仪课程体系的梳理与呈现

2. 课题研究成果的征集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一、“弇山阳光”礼仪课程体系的梳理与呈现

1.积极心理学理论: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在20 世纪末提出的积极心理学被誉为“幸福的科学”。区别于传统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发展潜力、积极力量,主张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帮助人们拥有真正的幸福。小学阶段心理品质具有鲜明的可塑性,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可以为其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背景与目标:学校力求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目标,实施课堂教学认知礼仪,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基于此,开展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礼仪课程的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让学生过一种乐观、积极、进取和发展的教育生活。

二、课题研究成果的征集

1.礼仪课程集

2.论文

3.结题报告的撰写

 

 

 

 

l “弇山阳光”礼仪课程体系的梳理与呈现:

一、基于学生发展,建构“弇山阳光”礼仪课程框架

(一)聚焦核心素养,制定课程目标(二)注重整合贯通,搭建课程框架

 

 

 

 

 

 

 

 

 

 

 

 

 

 

 

 

 

 

 

 

二、加强生活联结,丰富“弇山阳光”礼仪课程内容

三、指向“知行合一”,优化“弇山阳光”礼仪课程的实施

(一)以课程育人,提升学习力

1.充分开展礼仪专项课程

2.积极探索礼仪渗透课程

(二)以活动育人,提升实践力

(三)环境育人,提升渗透力

1.创设场域,营造以礼育人的校园环境

2.拓宽场域,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四、依托信息技术,赋能“弇山阳光”礼仪课程评价

物化成果

1. “弇山阳光”礼仪课程方案(初稿)》

2. 结题论文2

3. 结题报告(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