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一、制定策略 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不仅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随时进行。 (一)创设口语情境,激发表达意愿 在课堂上创设口语情景,激发学生表达意愿,学生在讨论时有一种情境代入感,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文的不同角色之中,去深刻体验不同角色的个性。这种口语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话语潜能”。 (二)提供口语支架,设计表达坡度 充分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引导问题,为学生提供口语支架,整体设计表达的坡度,由浅及深,充分地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搭建口语平台,生长表达智慧 以故事会的形式搭建适宜的口语平台,引导学生尝试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跃升越快,学生的言语自然也就得到了更好的生长。 二、成果展示及总结交流 听:要求学生在家里听故事,然后复述故事内容。这个环节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同时也拓宽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学生对听故事的兴趣明显提升。 说:在课堂上,安排了“讲故事比赛”。学生们根据听到的故事,进行生动的讲述和表演。可以是片段式表演,可以是连贯式表演,这个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读:鼓励学生在校和在家都进行阅读,为学生精选阅读书籍,并在课堂上分享阅读体验。效果良好,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部分学生学会挑选书籍,并能使用自己的方法品味书籍。 三、思考总结 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文角色中,激发学生的意愿,学生就能自然地、主动地开口说起来。有了说的意愿后,教师适时提供口语支架,设计表达坡度,让学生能从说一个词语,到说一个句子,再到说一段话。要想让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质的飞跃,那必然要着力于思维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口语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