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低年级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组6月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4-06-24 点击数:

研讨策略,创新形式

——记课题组6月研讨活动

2024年624日,弇山小学苏州市规划课题《“双减”政策下低年级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组在科学教室2开展6月课题研讨活动。

首先,课题组成员达成了共识: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不仅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随时进行。

集中学习理论后,老师们深受启发,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设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可以把握以下三种策略:1.创设口语情境,激发表达意愿;2.提供口语支架,设计表达坡度;3.搭建口语平台,生长表达智慧。

接着,李可欣老师向其他老师展示了会前整理的低年级语文课堂语言表达训练实例,课题组老师对课堂实例进行了研讨。结合之前已学习的理论,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反思总结。

随后,课题组的老师从教材中的问题引申出一个具体话题,旨在给学生搭建一个口语交际的平台。从对句子中反义词的关注开始,到联系生活经历,再到成语故事以及历史事件,最后到各类科学发明。而学生从理解文本字面的意思,再到懂得生活中的道理,从点状的同类事件中总结一定的规律,并初步认识这个哲学思辨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被启发,思维被点亮。创设故事演讲比赛,搭建平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形式新颖。

此外,运用“三个策略”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是一个由浅入深、循次而进的实践过程。找准低年级不同时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采取有效的进阶策略,探寻新型高效的课堂范式,将言语训练渗透每一节课。一个目标一点进步,一个驿站一点收获,让学生从“爱说”到“能说”,从“能说”到“会说”,从“会说”到“善说”,不断地进行跃迁,更好地促进儿童学会表达与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口头表达习惯。

最后,课题老师一致认为,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文角色中,激发学生的意愿,学生就能自然地、主动地开口说起来。有了说的意愿后,教师适时提供口语支架,设计表达坡度,让学生能从说一个词语,到说一个句子,再到说一段话。这样的训练下,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能有质的飞跃。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