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体育品德发展,提升学生体育学科素养——2024年10月体育与健康课题组活动
为进一步梳理和研究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内容和目标,让课题组成员深入了解研究重点及内容。
2024年10月25日,太仓市“十四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指向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10月研究活动如期举行。课题主持人游大庆校长、陈燕副校长和课题组全体教师参加了研究活动。
首先由课题主持人陈燕副校长介绍体育课题研究内容及重点。随后说明本学期研究任务和内容。陈燕副校长带领参与的老师,一同学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从1.0版2023年3月10日陈燕执教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和2023年4月6日陈燕副校长苏州市公开讲座《指向儿童发展的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和思考》的初步探索,到2.0版2023年11月29日王雯倩老师执教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2024年3月4日太仓市区域内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说课研讨、2024年3月5日顾建华老师执教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以及2024年6月11日陈燕副校长苏州市专题讲座《指向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苏式体育”课堂和课程评价的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到现在3.0版2024年10月23日刘金林老师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以及再进一步的探索学习得出课题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了疑惑和思考、有升华和需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实践研究的过程。通过倪夙敏专家的建议对子课题进一步优化,修改优化后的子课题分别是:指向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征及价值的研究、指向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研究、指向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及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重点)、指向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的研究。体育品德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发展的是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其次由陈燕副校长介绍课题研究观察和记录要求。由刘金林老师设计活动流程的三个任务,在观察指标中从中提取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团队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四个体育精神。在跨学科融合设计中需要观察到跨学科内容选择的合理性、知识点的准确性以及在跨学科运用的实际效果和价值等作为参考依据。接着由游大庆校长做课题研究研究价值和意义等说明。提出教学及研究的一致性在哪里、课题就问题的实质性的等问题。跨学科不仅仅是情境教学,是体育加而不是加体育。

由刘金林老师上的课题课例课中,刘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标准指出: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教材分析中他介绍到定向运动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能,更考验其地图阅读、方向判断、决策制定及路线规划等综合能力。课基于对定向运动的分析,依托学校主题课程群,尝试用 “校园定向赛”将识图定向、古诗词等内容相结合,创设“校园定向赛·畅游金仓湖”的学习主题,实现知识与技能超链接,达成学生知识认知与技能 学练的双重获得。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高涨,喜欢挑战与超越,但是对学习的热情并不能持久。本课通过创设“校园定向赛·畅游金仓湖”的学习主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练兴趣,让学生在“合作—挑战—成功” 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规划合理路线,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协作和勇于挑战的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教学重难点中要做到指北针和地图的结合使用、合理规划路线,合理分工、队形的调动,分组活动的队形、创设真实的金仓湖游玩情境。课的结构完整、流程,通过导入“游玩金仓湖”的情境,明确课堂要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复习指北针的用法,复习定向识图。通过任务设计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协作和勇于挑战的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对于本节课题研究课,导师进行了正向的评价。陈燕副校长点评到对于本次课的重点体育品德以及课上的突发情况授课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空泛。刘金林老师在课堂中能够结合课题,迅速捕捉到突发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评价。同时,建议可以通过定向跑的原理,在复杂的场地中利用指北针、地图,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将场地扩大到整个校园。游大庆校长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跨学科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跨”的问题。强调课堂设计应当考虑到是在目标引领下的问题导向的任务驱动情境设计,主题与实质的一致性。同样需要考虑到基于新样态下的体育课堂的几个关键性指标,从体育与健康课“跨”出,回到体育与健康课中。在运动强度的设计中要考虑时间与距离,提高学生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中,考虑课堂的练习队形、讲解队形,要合理的安排队形。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可以以金仓湖视频、地图进行导入,预热课堂让孩子快速进入情境。热身不是慢跑需要有节奏上的变化以及对于打卡的路线可以赋予意义。游校提出在课的设计中任务一可以进行标出地点的方位,任务二可以是设计最佳的旅行路线,任务三可以是体验他人的设计路线,最后进行小组内的分工协调,这样子的跨学科对孩子能力培养、教育意义有更大的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中要考虑到体能的4个性,针对性、趣味性、补偿性以及发展性,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本月的研究,让课题组成员更加明确学生体育品德发展在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更加全面,为课题组成员提供深层次的内容与思考。

体育与健康课题研究组
2024年10月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