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理论学习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4-10-12 点击数:

理论学习记录表

研究主题

制定工作计划,推进课题研究

学习内容

“大思政课”视域下对建设高质量课堂的思考

内容来源

中国知网

参加人员

课题组成员:王鸿雁、王敏洁、顾健、陈忻、葛秋莎、李彩霞、邵涵扬、司佳雯、孙杨如

回溯课堂理论的沿革历程不难看出,高质量课堂是一个系统运作的整体,各课堂要素充分交互,而教师是连接内容与学生、激活课堂的关键要素。故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 伍的高质量建设是课堂之本,教师应通过深刻地理解教材、系统地理解学习、立体地理解课 堂,用好教学的抓手、把握教学的内在逻辑、耕耘教学的协同阵地。只有教师以育人为中心主动担当起培育时代新人的大任,才能真正落实以新的理念重塑高质量课堂的“大思政课”改革,打通思政课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陈忻老师:我们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等,提升教学效果。

李彩霞老师:我觉得思政课教师要以教材为蓝本,实现“教材一教学一价值”体系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难点与大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教材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创新理论、时代精神、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融入思政课教学,特别是对社会热点、难点及敏感问题进行透彻的理论分析,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

邵涵扬老师: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课堂内外的协同效应。除课堂教学外,还要积极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学生,对于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和接受度,提高政治素养且有重要作用。

 

                         记录人 王鸿雁 日期 202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