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结合学校情况,调动学生兴趣 1. 了解学校的基本信息,重点学习学校的名称起源。 活动:走进“弇”字:认识甲骨文中的“弇”;认识古文中的“弇”;了解记载中的“弇山”(字典记载、古籍记载);了解身边的“弇山”(文章、诗文) 2. 熟悉学校的地理位置及校园布置,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活动:我来介绍 ①我有自信:如果有外校的客人老师来学校做客,作为小主人如何为客人介绍我们学校? ②我有条理:同桌合作挑选你们感兴趣的一类介绍校园。要求:选一类、讲清楚、说完整。 二. 学科协同育人,发展核心素养 1. 提高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关于学校的资料,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2. 培养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介绍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活动:我会介绍:请以第一人称为弇山小学写一份导游词。 跨学科实践课程要引导学生发现核心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充分挖掘校名“弇山”与校园之间的关系,挖掘文化因素,让学生明白学校不仅仅是学校,而是一个与当地文化紧密相连的传承物。引导学生去发现“弇”字以及“弇山”背后的秘密,“弇山”自古就寓意着仙境、神秘和超凡脱俗。太仓市弇山小学临近弇山园,弇山园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学习充分了解到了“人”对“物”的重要性,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每一个人。学生从“弇”字入手,深刻了解了“弇山”背后的内涵,提升了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