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4-11-27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大思政课”视角下小学跨学科任务群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规划

立项编号

L2023021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弇山小学报告厅

时间

20241115

研究主题

小学生家国情怀的跨学科实践研究——以《弇山印迹——说说我们的学校》为例

所要解决问题

1.如何引入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2.如何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行动研究

 

 

 

 

 

 

一. 结合学校情况,调动学生兴趣

1. 了解学校的基本信息,重点学习学校的名称起源

活动:走进“弇”字:认识甲骨文中的“弇”;认识古文中的“弇”;了解记载中的“弇山”(字典记载、古籍记载);了解身边的“弇山”(文章、诗文)

2. 熟悉学校的地理位置及校园布置,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活动:我来介绍

我有自信:如果有外校的客人老师来学校做客,作为小主人如何为客人介绍我们学校?

我有条理:同桌合作挑选你们感兴趣的一类介绍校园。要求:选一类、讲清楚、说完整。

二. 学科协同育人,发展核心素养

1. 提高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关于学校的资料,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2. 培养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介绍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活动:我会介绍请以第一人称为弇山小学写一份导游词。

 

跨学科实践课程要引导学生发现核心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充分挖掘校名“弇山”与校园之间的关系,挖掘文化因素,让学生明白学校不仅仅是学校,而是一个与当地文化紧密相连的传承物。引导学生去发现“弇”字以及“弇山”背后的秘密,“弇山”自古就寓意着仙境、神秘和超凡脱俗。太仓市弇山小学临近弇山园,弇山园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学习充分了解到了“人”对“物”的重要性,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每一个人。学生从“弇”字入手,深刻了解了“弇山”背后的内涵,提升了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弇山印迹——说说我们的学校》是学校在“大思政课”视角下设计跨学科教学内容上的一次尝试,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家国系列”任务群课程设计,通过语文“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课程中,充分感受到弇山文化的魅力,在生动活泼中将对文化的理解逐渐深入。

 

物化成果

课例:《弇山印迹——说说我们的学校

 

  • 附件【11月签到表.jpg】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