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4-10-29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高段语文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

立项编号

2023/JK-j/02/003/03

出席对象

课题核心组成员

地点

报告厅

时间

20241024

研究主题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发展学生创造性复述能力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1.小学语文创造性复述故事中问题的驱动。

2.小学语文“创造性复述故事”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迁移运用。

3.学生创造性复述能力、语言运用与创意表达能力的发展。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一、理论学习

《复述的特征与有效教学策略》《树立单元意识,推进整体教学——以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为例》

二、观察量表的解读与分工

A问题的驱动陈子欣、苏培昕

A1 驱动问题的特征(真实性激趣性价值性挑战性

A2驱动问题的设计(驱动性主问题?序列驱动性问题?)

B:创造性复述核心知识的学习(陈逸玲、王格)

学生是否能深刻理解核心知识并进行迁移运用?

B1:复述性(能否依托原作,但不拘泥于原作,清楚地讲述故事情节?)

B2:创造性(能否将原本的故事内容编得更新颖、更吸引人?能否将讲故事的形式变得更生动?)

B3:动态性(是否经历这样的过程:前期以复述为基础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吸收,中期借助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对作品内容进行再造,最后落实于口头或笔头以改编的成果呈现出来。)

三、课堂观察

任务一:话题导入,发布驱动任务

1.单元回顾:读单元导语。本单元我们开展了“探秘民间故事,争做优秀传讲人”的活动。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阅读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两篇民间故事,认识了舍己为人的猎人海力布,也被牛郎织女的真情故事所感动。

2.话题交流:我国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老师也带来了一组图片。学生看图说一说。

3.问题驱动:我们不仅要读民间故事,还要会讲民间故事。怎么把民间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讲讲民间故事,评一评故事大王

4.引出故事:讲什么故事呢?就讲这个——出示图片《愚公移山》

任务二:借助支架,有条有理复述故事

1. 借助学习单,对《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板书:理清大结构)

出示学习要求:

1理一理,填一填:读民间故事《愚公移山》,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完成故事手卡

2讲一讲,听一听:借助故事手卡的提示,尝试简要并有条理地把故事讲给同伴听。

学习单上提供了三种支架(①表格②流程图③山形图)

2.小组分享:借助学习单的提示,尝试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3.个别展示,星级评定。

任务三:明确方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思考:如何把故事讲得更精彩?

1. 回顾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口语交际提示。

2. 归纳讲故事讲精彩的秘诀。

(板书:丰富小细节(语言、动作、神态等)、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情)

3. 借助学习单,对《愚公移山》的故事一些情节做进一步丰富。(人物外在形象的细致描写、补白想象移山的过程、丰富愚公与智叟的对话)

4. 相机展示,赏读丰富后的情节片段。(评议:增加的细节是否合理?是否与人物的身份、性格相吻合)

5. 小组挑战:试着在讲故事的时候,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6. 个别展示,学生评价。(强调:发现闪光点、鼓励为主)

7. 出示视频评书《温酒斩华雄》,感受一人分饰两角讲故事,观察演员讲故事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8. 小组练习,全班展示,学生互评。

“民间故事大王”星级评价表

讲述人

声音响亮

自然大方

模仿人物语气,注意轻重缓急

细节丰富,

合情合理有创意

配上相应的

动作、表情

☆☆☆

☆☆☆

☆☆☆

☆☆☆

任务四:文化传承,鼓励大胆创编故事

1. 思考:如何让同一个故事,听了还想听?

2. 同学们,你们在阅读民间故事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你读到的同一个故事可能——有时候内容不同、有时候结局不同,可能出现的人物也不一样。是的,民间故事会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预设:口耳相传,是人们用讲故事的方式一代代传下去的,可能会传错,或者加入自己的想法,讲的时候会有不同。

3.你觉得这样好吗?

预设:我觉得好,很多人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创新,让这个故事更加好听。

我觉得不好,民间故事中可能有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传下去的时候就消失了。

小结:民间故事口耳相传,但是在创新、加入自己想法的同时,不要忘记有一些民间故事它不仅传的是故事,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

4.出示单元导语页“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学生读。

5.总结:民间故事口耳相传,你讲,我听;我讲,他听。我们一代代中国人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些故事,传承着我们的文化。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讲故事、演故事、传故事,在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传承一种文化。

6.布置作业

1)语言实践: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用上我们今天学习的小妙招,大胆想象创编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小伙伴、讲给爸爸妈妈听。在船讲故事的过程中,相信你会收获更大的快乐。

2)课外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理清大结构

丰富小细节(语言、动作、神态……)

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情

四、说课

五、代表交流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发展学生创造性复述能力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紧扣项目化学习的特征:“驱动问题”“核心知识的学习与迁移运用”“形成项目成果”几方面来开展,同时注重单元整体教学,最大效能地整合单元文本力量,培养学生创造性复述的能力。教通过这节课题研究课的实施,形成对单元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单元意识,统整分析板块功能

民间故事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和“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两个要素均指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创造性思维还是复述能力,都呈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五年级上册提出的创造性复述,便是二者的有机结合。通过研读文本,发现:《猎人海力布》关照的是换角色复述,《牛郎织女》承载的是扩充细节复述和多样性复述,“口语交际”在为创造性复述的实践提供平台的同时,又为突破习作教学的难度提供了从说到写的有序过渡单元习作指向的是故事的缩写。“快乐读书吧”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推荐了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无论是创造性思维还是复述能力,都呈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

二、紧扣单元要素,梯度设计学习活动

“复述”是“创造性复述的基础”。三四年级教材中已经对“复述”有一定的训练,学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支架是想象的桥梁,搭建支架是对思维的唤醒与推动。此环节搭建“表格”“流程图”等支架,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帮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为后面的“创造性复述”奠定基础。借助学习单,选取故事写得较为简洁的几处,让学生丰富情节,更易于让学生找到创造的灵感,从而能够创造性地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沉浸式开展学习活动,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对故事“片段”的打磨中,适时提供范例引路,也让课堂指导更加高效。

三、创设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创意表达

任务驱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 深度学习的一个有效手段。笔者依据单元特点努力创设讲故事、听故事的学习活动,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落实语文要素,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本单元的学习定位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通过前三篇课文的“文学阅读”,学生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习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是对前三篇课文学习的一个统整与延伸。此环节通过单元回顾,发布驱动任务,创设开展“民间故事会”的语用情境,在讲民间故事的过程中,对民间故事的特点进行验证,对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进行拓展与运用,点亮学生的“创意表达”。

 

物化成果

课题研究课《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修改稿)

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的书面作品与口头表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