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5-04-27 点击数:

课题题目

跨学科视域下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规划

立项编号

L2024053

出席对象

徐郁燕、陶珩、曹露凡、宋猛

地点

会议室

时间

2025 418

研究主题

跨学科视域下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以《节节虫》为例

所要解决问题

1. 如何在《节节虫》课程中实现美术与科学、劳技、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有效融合,以提升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

2. 怎样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废旧物品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其环保意识与美术创意实践能力?

3. 如何通过课程活动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促进美术创意实践作品的优化?

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一、课前准备

带领学生寻访班级自然角,查找自然角的生物,仔细观察。

摄影视频:1.班级自然角神秘居民“虫” 2.生物(蝴蝶破茧)

二、导入

1. 节节虫博物馆

1)教师:黑板上出现的是谁?

师:没错,就是哪吒,哪吒正在空中自由的玩耍,突然一座美丽的建筑呈现在他的面前,当他正要走进去的时候,忽然两只结界兽拦住了他,对他说:“进门必须要有一只节节虫作为门票。”

他很困惑什么是节节虫呐,此时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告诉他:“我们弇山小学的就有很多的节节虫,快到弇山小学里寻找吧。”

哪吒于是飞到了弇山小学。

弇山小学有着非常多的生物,在同学们的提示下哪吒很快就发现了类似节节虫的生物。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和哪吒一起走进节节虫的世界。

揭示课题——《节节虫》

三、讲授新课

师:节节虫博物馆发出了这样的告示:

亲爱的同学们:哪吒想请同学们帮他一起获得入场参观券,但是要闯关成功才能拿到。大家愿意帮哪吒一起闯关吗?

生:愿意

任务一:

活动1:教师:首先,请同学上来在昆虫王国里找到这种特殊的小昆虫——节节虫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节节虫?能跟大家说一说嘛?

教师:很好,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同桌两人为一小组)

结合导学单的图片一起思考下列问题:

1.节节虫由哪几部分组成?

2.它的身体有什么特征?

小活动:同组讨论

教师总结:节节虫的身体结构

——身体——尾巴  特征:身体是一节一节的

3)教师:找一找,节节虫的脚在哪里?

节节虫的脚分为:胸足、腹足、尾足

任务二:

第二关

教师:仔细观察,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同桌两人为一小组)

结合导学单的图片一起思考下列问题:

1.这些节节虫有哪些不同点?

有刺和没有刺、颜色不同

2)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一节一节的、有的是重复的一节一节,

有的是单色的一节一节

节节虫色彩的秘密:

遗传因素

食物影响

作用:隐蔽自己

师:节节虫的身体特征:

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排列

1.学一学

播放节节虫爬行的模拟动画,请学生模仿节节虫的爬行动作。

思考:节节虫爬行它的节是怎么样的?

2.仔细观察 节节虫身体的连接方法有哪些?

1)平面纸材的单一重复排列

2)立体纸材的单一重复排列

3)不同材料的组合排列

(播放示范视频)

任务三:第三关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利用所带材料,运用重复排列的方法,设计制作一条富有想象力又精致的节节虫,可以合作完成。

三、展示评价

师:已经完成的同学请将你们的作品放到讲桌上。

学生完成全部作品的展示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组制作的节节虫,说一说你们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如: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心得体会?

2-3组,时间关系,我们就先分享到这里。

四、展评

活动3:展示、分享

已经完成的同学请将你们的作品放到讲桌上。

学生分享介绍、师生互评。

五、拓展总结

蝴蝶破茧成蝶的秘密

(播放视频)

在小小的课堂里,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节节虫的奇妙探索。制作节节虫,远不止是一场简单的手工活动,它是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的深度实践,是对知识、能力与精神的全方位锤炼。制作节节虫时,材料的选择就像打开创意的百宝箱。吸管、纸板、金属丝、旧玩具零件……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下,成为了节节虫灵动的身躯。每一个独特的设计都是同学们创造力的闪耀证明,团队协作在节节虫制作里同样至关重要。面对节节虫关节连接不灵活、动力不足等问题,大家围坐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最终让节节虫按照设想顺利行动起来。这不仅让节节虫成功“诞生”,更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在团队中,每个人的优势得以发挥,彼此的不足相互补充,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1. 跨学科教学在《节节虫》课程中对培养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有积极作用。科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节节虫结构,为造型设计提供依据;劳技知识指导学生选择合适材料和制作方法,提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可提供创意灵感和展示平台。

2. 利用身边废旧物品制作节节虫,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但教师需加强引导,鼓励学生挖掘废旧物品的独特造型和材质特点,进行更具创意的设计。

3. 团队协作在课程中有助于学生攻克难题,提升作品质量。教师应合理分组,明确小组分工,引导学生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团队协作效果最大化,进而推动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提升。

物化成果

完成教学设计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