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5-09-30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跨学科视域下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规划

立项编号

L2024053

出席对象

徐郁燕、曹露凡、宋猛

地点

四(3

时间

2025 923

研究主题

跨学科视域下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以《生活中的冷色》为例

所要解决问题

如何创新学生的表现方法,突破其立意构思?

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感受并找出自然界中的冷色

1、播放视频。大自然就想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运用这两种颜色创造了各种美景,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受。

神圣的雪山,剔透的冰川,童话般的雪村,广阔的大海,浩瀚的深海,宛如银河坠入人间的白水台,辽阔的草原,浓密的树荫。欣赏了这么多美景,你是否被这心旷神怡,宁静神秘的景色所吸引呢!

提问:在这一美景中你都看到了哪些颜色呢?

小结:青绿、浅蓝、深蓝、群青。

2、看到这些冷色你会联想到什么?它们给你怎样的感受?

联想到大海、蓝天、冰块、夜晚、森林……有一种清凉、冷冷的感觉。

我们把这些给我们带来凉爽感觉的颜色叫冷色。

出示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二)讲授新课:

1、生活中和自然中的冷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小结:当我们住在绿意盎然的房间里,是不是感觉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呢?当我们用深浅层次丰富的蓝色餐具时是不是感觉清新、舒畅,仿佛听到了海的声音。早晨起床,看到满眼的绿色,开启充满活力的一天。蓝色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带给我们清新、凉爽、舒畅之感。

2、这两件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色彩?

3、对比探究色彩冷暖

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在色相环中,红橙这边的色相称暖色,能带给人温馨、和谐、温暖的感觉。如果湖蓝是最冷的颜色,你觉得紫色是冷色还是暖色?

小结:蓝与紫相比,紫就暖。红与紫相比,紫就冷。原来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

4、想一想:绿色是冷色还是暖色?

5、探究色相环:这些颜色中哪些颜色属于冷色?

(三)探索冷色系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和笔触运用冷色不仅在生活中,艺术大师也非常喜爱用冷色进行创作。

1、出示《花园里的树丛》凡·高(荷兰)作品。

提问: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呢?

小结:树、草地。

2、这幅作品主要用到了哪些颜色?

小结:深绿、深蓝、黄色从色彩的比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冷色为主,暖色为辅。少量的暖色搭配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丰富,有层次。

3、这样的色彩搭配给你什么感受?

小结:树的颜色更加丰富,逼真。

4、比一比这两幅作品在用笔上有什么不同?哪幅作品更生动,更有生命力?

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凡·高吸收运用了点彩技法。梵高的点画法带给了我们强烈的动感与力量。

5、欣赏《有垂柳的公园是诗人的花园》凡·高(荷兰)  

6、欣赏乔治修拉的《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局部和放大图。

提问:近点看,再近点看,你看到了什么呢?

小结:画面中充满了整齐有序的细碎圆点,修拉的画好像一幅

闪闪发光的刺绣。7、小知识:19世纪末,法国画家修拉对光和色进行了分解,创造出一种用笔触的绘画技法,把原色中的红色一条条涂在画面上,再在红的笔触下面平行地涂上蓝的笔触,站在一定距离看上去,画面的两种色彩恰好混合成紫色。

(四)在景色中找笔触,启发创作思维

1、出示各种各样的画点的技法和生活中的景色。

提问:你能连一连吗?

小结:一簇一簇的点适合画小草,有序的圆点竖点适合画大树,小圆圈适合画铜钱草。曲线点适合画波光粼粼的海面,一圈一圈的小弧线适合画涟漪。细碎平稳的点适合画平静的湖面。

2、教师示范:

我们也像画家学习,体验一下点彩的方法,感受笔触的不同的变化吧!树是风景画中经常出现的景物之一,怎么用点彩的方法画树呢?

首先,我们先画出树的造型,确定树干,树枝,树冠。接着,我们将树冠划分为几个区域,构思深浅变化方向和区域。选择冷色系的油画棒,注意深浅变化,搭配少量暖色。

最后,我们根据构思好的画面,先铺一层底色(注意深浅变化),用点染的方法进行创作,点的时候注意点的形状,方向,以及颜色深浅变化的层次感。一棵大树画好了你学会了吗?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景色可以用冷色表现呢?

小结;绿色的树林,辽阔的大海。

4、创作要求:

请你试着选择冷色,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创作实践:出示用点染方法创作的冷色的作品。

(五)总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景物是以冷色调和点染的笔触来表现的,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尝试,感受冷色给我们带来的冷色作品笔触与色彩搭配带给我们的美感。  

 

 

1. 结合自然观察、色彩科学与艺术史,能帮助学生建立“生活—色彩—创作”的关联,突破立意构思局限。

2. 分层教学策略助力创新表现方法:通过“视频感知冷色—大师作品析技法—笔触匹配场景—教师示范—实践创作”的流程,搭配点染等具体技法指导,学生可掌握冷色搭配逻辑与笔触运用技巧,提升作品层次感与生动性。

物化成果

完成教学设计修改稿、收集优秀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