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9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___四年级数学__备课组 备课组长:___朱丽花____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应到人数 |
实到人数 |
缺席姓名 |
主讲人 |
2023.11.6 |
教学研讨室 |
5 |
5 |
|
周彩娥 |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1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及第72页第1-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素材选择:数学书第70页例1,补充习题本第58页。 教学前思: 学生通过附录混合运算的学习,对于先乘除后加碱,又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已经较为熟悉,此外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已经较好的接触了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本课将通过进一步规范的学习,更好的理解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 活动组织: 教学例1 出示情景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再问:想一想,要求一共付了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请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与同学交流。 指名板演,并组织讲评。 提问:如何列综合算式解答这道题,综合算式可以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15×4 |
解决策略 |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问题的欲望,由于学生对例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都比较熟悉,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就可以直接列式解答,同时讨论出综合算式的列法,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心理。 |
补充及建议 |
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掌握运算的顺序。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释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对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