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这是一节几何概念课,主要以线段的概念为生长点,教学射线直线和角。本节课旨在从生活现象入手,采用画图表征和语言表征相结合,想象和联想相交替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表象,发展空间概念。 素材选择: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77~78例1、例2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推理、比较等活动,认识射线和直线的基本含义,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同时体会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在直观认识角的基础上,借助对射线的初步认识进一步建立有角的概念。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归纳、比较、概括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培养问题意识。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规范操作等良好学习习惯,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本含义,感受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初步体会无限的概念。 教学准备:作业纸、课件 问题设计:1.什么是射线?什么是直线? 2.射线、直线、线段之间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3.对角有什么新的认识? 活动组织: 活动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线段知识回顾。 点动形成了线,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对线段的知识进行回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自然的引入新课。】 活动二:自主探索、感受特征。 1.认识射线。 调皮的点想就这样直直的一直不停的跑下去,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点就这样朝着一个方向,直直的,一直运动下去会出现什么图形呢?用手比划比划。在练习纸上画出来。 交流中明确:只有一个“起点”、没有终点、也是直直的。(对应板书) 2.画射线。 你能在作业纸上画一条射线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射线) 板书: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射线。 提问:射线这一端能再延长点吗?(生:能延长)还能向这端延长点吗?还能再延长点吗?有尽头吗? 3.研究射线特征。 4.认识直线 金箍棒的变化认识直线、画直线,说特征。 5.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异同 6.认识两点间的距离 大闹天宫后,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后负责看管蟠桃园,一天他来到蟠桃园,看到B处有一个大蟠桃,要从A处去摘这个蟠桃有三条路可走,哪条最短呢?预设:第二条,因为它是直的线段(可以将它们拉直比较)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在数学上: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那么从图上看,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第几条线啊,这个两点间距离是多少啊?你能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吗?在作业纸上量一量。 7.认识角 (1)理解角的概念 以这个点为端点画射线,你能画多少条?生:无数条。 如果将其他射线都擦掉,只剩两条这个图形你认识吗?生:角。 像这样有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了角,你能像这样也画一个角吗?画好以后和你同桌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们看看现在角的边你们还熟悉吗? 那么,这个边有什么特点呢?生;可以无限延长。 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无关。 (2)角的记法和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