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_____三数___备课组 备课组长:__周星宇_____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应到人数 |
实到人数 |
缺席姓名 |
主讲人 |
2023.11.27 |
教学研讨室2 |
5 |
5 |
无 |
周星宇 |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71~73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仔细分析已知条件,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活动组织: 活动一:交流学习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71页例1情境图。 学生独立审题。 师:题目中有句话比较拗口,你读懂了吗? 重点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解决问题: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选取交流样本。 学生汇报交流: ①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一个一个写出来。30,35,40,45,50。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追问每一个数字的含义,框出一个表格。(可以列表解决) ②一天一天地列算式计算。第一天:30 第二天:30+5=35(个) 第三天:35+5=40(个) 第四天:40+5=45(个) 第五天:45+5=50(个) 其他方法。 (3)那么,我们做出来的结果对不对呢?可以试着放进题目中,再来检验一下,看是否满足条件。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活动二:反馈巩固 1.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注意找出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条件提出问题,解题时厘清思路,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有困难的可以和同桌商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3.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3题。 (隐去书中给出的图)学生独立读题,尝试解决。 汇报交流。 方法一:根据信息,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画画,找出答案。 方法二:根据题意列式计算,说说每个数字,每一步的含义。 对比两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尝试列式计算。 集体汇报交流。 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有困难的可以和同桌商量。 集体汇报交流。 活动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
解决策略 |
1.解决问题中,我们一起经历了读题,分析题目已知条件,列式解答,检验的过程。学生完整地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了解题的经验,通过例题的解决了解解题的一般过程,为后续的知识应用打好基础。 2.解决问题中,我们一起经历了读题,分析题目已知条件,列式解答,检验的过程。学生完整地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了解题的经验,通过例题的解决了解解题的一般过程,为后续的知识应用打好基础。
|
补充及建议 |
周星宇: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几乎都会运用到这一策略,所以理解并掌握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蔡海燕: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经过一定的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