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谁先迎来黎明》 目标设定: 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和对生活现象的分析,知道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认识到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 科学思维:运用模拟实验、推理论证等方式认识到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科学探究:在模拟实验中能通过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的模拟实验来探究“谁先迎来黎明”;通过“地球椅”、地球模型等模拟实验的体验,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 态度责任: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素材选择: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大表、地球仪 为学生准备: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双面胶、红色圆卡纸、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球模型、小圆片贴纸。 问题设计: 1.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会相同吗? 2. 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谁会先迎来黎明? 3. 地球到底是自西向东转动,还是自东向西转动呢? 4.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组织: 本课通过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按不同方向模拟“地球”转动,观察谁先迎来黎明。再通过“地球椅”体验活动,结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事实,推理得出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之后,结合“人体地球”的模拟实验,就能知道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即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最后,再利用地球模型进行模拟实验,验证我们推理出来的结论,巩固本课的学习目标。 课堂检测: 1.谁先看到“太阳”; 2.“地球椅”转动实验; 3.在地球椅上模拟昼夜交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