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选择: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目标设定: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題。 2.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算式表示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的过程;培养不出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的意识,休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把若干部分分成两部分,往往有多种结果,从无序地分到有序地分,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水平。 研讨重点:如何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单元整体设计 活动组织: 1. 大单元结构分析 2. 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3. 学段目标: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内容要求: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学业要求:能描述运算的含义,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能熟练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学业质量:能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教学提示:让学生感知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体会简单的推理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利用对应方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感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要始终关注学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4. 单元目标 5. 单元核心课程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