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课活动 (一)导入 1.《送元二使安西》曹轩宾唱《别君叹》,感受惆怅的氛围。 2.所听的是哪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是什么样的情感?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用伤感的情绪读一读。 引出本课主题:《送别》。 (二)歌曲学唱 1.初听 学生走动,感受惆怅的氛围。 随着歌曲的停止而停止行走,教师发柳枝条。(每个乐句结束送一支,一共送出4支) 请同学们继续行走,收到柳枝条的同学们继续寻找自己认为走出了惆怅感的同学送出,没有拿到的同学在结束时可以招手。 收回柳枝条,课中发给本课演唱富有感情的同学。 2.用“u”模唱,讲解换气记号。 3.唱谱 4.歌曲描写了哪些景色? 填词演唱 乐句:相似乐句和相同乐句 5.感情处理:朗读歌词,歌曲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歌曲分析: 第一句是写景,写在长亭外、古道边送別的画面;舒缓 第二句是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抒情 第三句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激动渐强 第四句经历了送友离别,离愁别绪,百感交集:离愁渐弱 6.学生表演,教师送出柳枝。 (三)背景简介: 李叔同,是我国最初出国学习西洋绘画、音乐、话剧,并把这些艺术传到国内来的先驱者之一。他集诗词书画,音乐戏剧于一身,是中国现代画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家。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号弘一法师。他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读课本歌谱下面的知识点) 这首《送别》是李叔同191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时所写的歌曲。也是「学堂乐歌」的一个代表作品。 「学堂乐歌」: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同就是根据当时美国的j.p.奧特威的一首歌曲填词的。 (四)拓展 1.欣赏合唱版《送别》,介绍童声合唱。 2.欣赏阿卡贝拉《送别》,情绪转为活泼欢快。 3.民乐合奏《送别》,更加清新。 不同的形式会给音乐带来不同的画面感,请大家用打击乐器演绎属于我们的《送别》。 带来打击乐器:碰铃,串铃 每小节第一个重拍用碰铃,最后一拍用串铃。 (五)小结 除了这首《送别》外,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关于离别惆怅的歌曲或者诗歌文章呢? 李白写了很多离别的诗篇,其中有两首很有名: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板书设计】 《送别》 1舒缓 2抒情 3激动渐强 4离愁渐弱 |